同厉三志卢大漘酌性公总持丈室

人天香饭林,斗室瓮中月。

是于六根外,营此狮子窟。

城山缭翠屏,晚浦雨初歇。

低云包钟声,不使散蓬渤。

置筵松下堂,苾然茗浇饽。

细糁成雪花,腻我唾衫滑。

风摇烛渐微,人影向烟没。

继爇光明镫,听龙语空钵。

斯时屋楞间,雾海正辽阔。

略见窗隙澜,摇动绣幡活。

下有掣浪鲸,上有睨霄鹘。

师持金刚宝,智慧炯毫发。

授客定止心,邀坐大津筏。

诸君非木偶,有狂胡不发?

缚身苦众魔,谁能断手辣?

愿以舍利坚,琢为我诗骨。

了此半偈参,在胸已无物。

讵忧山鬼睇,来蛊居士佛。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僧房内品茶、谈禅的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人天香饭林”、“斗室瓮中月”等,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心灵净化的氛围。

首句“人天香饭林”,既指人间的美食,也暗含佛法的香气,象征着精神的滋养。接着,“斗室瓮中月”则描绘了一个小空间内的宁静与和谐,月光洒在瓮上,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温柔之中。

“是于六根外,营此狮子窟”一句,借狮子窟比喻僧人的修行之地,强调了远离世俗、深入内心的修行过程。随后的“城山缭翠屏,晚浦雨初歇”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傍晚时分,雨后初晴,山色青翠,水波平静,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置筵松下堂,苾然茗浇饽”写出了在松树下的堂内,众人围坐,品尝茗茶,享受宁静时光的情景。接下来的“细糁成雪花,腻我唾衫滑”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茶汤的细腻与口感的美妙。

“风摇烛渐微,人影向烟没”描绘了夜幕降临,烛光逐渐黯淡,人影融入烟雾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最后,“继爇光明镫,听龙语空钵”表达了对智慧的追求和对佛法的倾听,暗示了内心的觉醒与超越。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修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在这样的场景中,诗人与友人共同品味生活的真谛,寻求心灵的平静与升华。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二更大风雨放舟自甬江下浃口

张帆如劲弓,寸心与为矢。

一发不及的,在空势不止。

崩沙声过山,低欲我舟委。

微命呼吸持,舟已转江觜。

沈寒天所泄,怨者但訾水。

天水寒拒迎,鸥毛独无毁。

我舟轻过鸥,能夺众隘诡。

区区三折江,直作池沼视。

我吟篇未终,我舟岸已抵。

咄嗟破浪游,几人乐忘死?

纵此投大溟,瞬息当万里。

可惜蓬莱田,而今种荆杞。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白桃花二章(其一)

风丝一绺罥珠绦,力洗浓妆媵粉毫。

烟月横江春梦短,水云泼地画楼高。

避来弱影怜愁女,含尔孤情寄野蒿。

何事石梁仙路近,尚馀日气动尘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白桃花二章(其二)

谁家燕子觅黄昏,寒食天涯客断魂。

别后江潭如此水,重来门巷悄无言。

一春浓露消肌色,半剪凉云护泪痕。

收拾繁华归澹漠,任他红紫满遥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娥江道上

天碧江云敛,风和得晚晴。

低山浮远照,暗柳出新莺。

路渐违乡里,春偏感客情。

萋萋芳草色,明日越王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