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都春.清明风雨

乌衣过客。约孤注赛春,春还轻掷。

润被换香,低几留灯愁通夕。馀寒犹是连寒食。

强偷眄、清明天色。傍檐携手,茸茸柳眼,泪痕频滴。

攲侧。前年旧旅,寄单枕闷把、卧枝花摘。

水外澹红,帘底纤琼游踪隔。文园多病何人惜。

有鬓影、参差知得。便教晴蝶敲风,岸阴翠织。

形式: 词牌: 绛都春

鉴赏

这首《绛都春·清明风雨》由清代词人厉鹗所作,描绘了清明时节风雨中的哀愁与思念之情。

开篇“乌衣过客”,以乌衣巷典故起笔,暗示过往的繁华与今日的落寞。接着“约孤注赛春,春还轻掷”,春光易逝,如同赌博般短暂,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下来的“润被换香,低几留灯愁通夕”描绘了夜晚的孤独与愁绪,灯下独坐,香烟缭绕,愁思难眠。

“馀寒犹是连寒食”一句,点明时令,清明节前后,天气仍然寒冷,与节日的气氛形成对比,增添了一层凄凉感。“强偷眄、清明天色”则写出了在这样的天气中,勉强欣赏清明的景色,却难以掩饰内心的忧伤。

“傍檐携手,茸茸柳眼,泪痕频滴”描绘了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景,柳叶嫩绿,象征着生机与离别的哀愁。泪痕频滴,更是情感的直接流露,表达了离别之痛。

“攲侧。前年旧旅,寄单枕闷把、卧枝花摘”回忆起去年的相聚,如今却只能独自一人,通过摘花来排遣寂寞,但这种行为反而更加加重了内心的孤独感。

“水外澹红,帘底纤琼游踪隔”描绘了远处的淡红色花朵与近处的细小琼花,两者之间似乎隔着一层不可逾越的距离,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距离。

“文园多病何人惜”借用汉代司马相如(文园)多病无人怜惜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身患疾病,无人关心的孤独与无奈。

最后,“有鬓影、参差知得。便教晴蝶敲风,岸阴翠织”描绘了晴天蝴蝶在风中飞舞,岸边的树木在阳光下翠绿交织的画面,虽然景象美好,但与词人内心的情感形成鲜明对比,更显出其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清明时节风雨的描绘,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离别之痛、孤独与哀愁的深刻感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201)

厉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雄飞,、南湖花隐等,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 字:太鸿
  • 号:樊榭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692-1752

相关古诗词

瑞鹤仙.赋圣几斋中牡丹名藕丝霓裳种来自亳州

海天霞未卷。和晓岫、空青付谁裁剪。花师戏成幻。

约娇春千里,翠深红浅。回头意懒。

但微认、崔徽背面。

映衫痕、一色惺憁,误道藕丝秋半。曾见。

梦中彩笔,歌畔檀唇,醉馀罗扇。云窗月馆。

湖山在,旧情远。

便听风听水,霓裳谱得,自对珍丛夜怨。

问寻芳、人瘦如何,细看带眼。

形式: 词牌: 瑞鹤仙

念奴娇

孤舟入画,怪人间、谁写渔朋鸥侣。

起坐不离云鸟外,倒影山无重数。

柳寺移阴,葑田拖碧,花气凉于雨。

诗成犹未,远蝉吟破秋句。

忽记身是行人,劳君把酒,暂揖湖光去。

共惜风亭今夜笛,月逗离声前浦。

千里幽襟,一堤野思,终拟将家住。

甚时携手,水荭摇曳烟路。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好事近.吴江月夜

夹岸响青芦,瑟瑟吴波摇碧。

天借一帆风势,看垂虹秋色。

满船明月照无眠,今夕是何夕。

应被素娥笑我,太疏狂踪迹。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点绛唇.题授衣读书稻田隅图

片雨斜阳,柳阴濯足看行水。

世间良计,识字耕夫耳。风约云萍,又向芜城会。

推书起。酒阑无味,为我言田意。

形式: 词牌: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