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李孙宸的《送张君弼大参捧贺》以六月天南的暑雨收尽为背景,描绘了嵩山之上的盛大庆典,皇帝接受远方臣子的朝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玉盘”、“仙露”、“绛帻”、“晓筹”等,不仅展现了宫廷的庄严与神圣,也蕴含了对张君弼大参的赞誉与祝福。
首联“六月天南暑雨收,嵩呼万里觐宸旒”,开篇即以六月的炎热天气与雨水的消散,预示着一场盛大的朝见即将展开,嵩山之上的呼喊声传遍万里,表达了臣子对皇帝的敬仰之情。
颔联“玉盘可更承仙露,绛帻将无报晓筹”,通过“玉盘”与“仙露”的比喻,暗示了张君弼大参的高尚品德与卓越功绩,如同仙露般珍贵;而“绛帻”与“晓筹”则象征着他即将承担的重要任务,如同报晓的公鸡,提醒人们新的一天开始。
颈联“北极衣裳垂五位,曲江金鉴上千秋”,进一步赞美了张君弼大参的地位与功绩,将他比作北极星般的领袖,其影响深远,如同曲江的金鉴一般,历经千年仍熠熠生辉。
尾联“悬知九列还虚左,朝罢新恩出凤楼”,表达了对张君弼大参未来的期许与祝福,期待他在新的职位上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如同朝罢后从凤楼中走出的帝王,威严而尊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宫廷礼仪及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明代官场的庄重氛围以及对优秀官员的崇高评价,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