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声

碧梧庭院七弦悲,埽地焚香待月迟。

山水有缘应识我,斧柯莫假更何之?

机心此后鸣蝉捕,绝调当年舞鹤知。

霜籁一天花落去,可曾魂梦入牙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郑用锡的《琴声》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画面。首句“碧梧庭院七弦悲”,以碧绿的梧桐和寂静的庭院为背景,烘托出琴音的哀怨之情,仿佛七弦琴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次句“埽地焚香待月迟”,通过清扫地面、焚烧香料的动作,展现出诗人对音乐之夜的期待与虔诚。

“山水有缘应识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自我价值的认同,认为琴音与山水之间存在着某种缘分,山水似乎能理解他的心境。接下来,“斧柯莫假更何之?”借斧头砍伐树木的意象,暗示不再借助外物,专注于内心的表达。

“机心此后鸣蝉捕,绝调当年舞鹤知”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追求,表示从此将摒弃世俗之心,只专注于捕捉自然界的鸣蝉声,创作出超越常人的绝美乐章,连舞鹤都能感知其高雅。

尾联“霜籁一天花落去,可曾魂梦入牙期?”以秋日的风声和飘落的花瓣为喻,表达琴声如秋风般凄美,希望自己的琴音能在梦中与知音相遇,达到心灵的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琴声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独特理解和追求,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向往。

收录诗词(356)

郑用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任兵部武选司、礼部仪制司员外郎,著有《北廓园集》

  • 号:祉亭
  • 籍贯:清代台湾淡水
  • 生卒年:1788~1858

相关古诗词

雁声

旧国啼霜浅渚边,入秋诗思冷于烟。

江南客梦三千里,塞北音书十九年。

露白不堪如此夜,月明无可奈何天。

伤心寒到芦花水,莫叩潇湘渔父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蛩声

亭院萧条秋草生,孤灯四壁夜三更。

从军有女思何苦,卒岁无衣懒亦惊。

高枕最难将梦续,空阶况是欲天明。

半间堂圮昏钟动,落叶江山漫战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鸡声

振衣猛省恶声来,起舞刘琨匣剑开。

断尾却怜身自弃,雄冠犹冀世多才。

危关无路何人唱,茅店残更有月催。

寄语司晨休错过,汝南埘桀长蒿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蝉声

独听宫槐寒雨晴,荒凉不似去年声。

此心高尚原难饱,无口何缘解喜鸣。

莫作化身中夜泣,争禁久客万愁生。

劲风危露休呜咽,我亦头衔一例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