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小潭澄见底,闲客坐开襟。
借问不流水,何如无念心。
彼惟清且浅,此乃寂而深。
是义谁能荅,明朝问道林。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清幽的自然景象,小潭水清澈见底,闲适的旅客坐在那里解开衣襟,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借问那不流动的水,它是如何保持心境的平和无念。诗人通过对比小潭之水与人的心灵,表达了对内心清净且深邃状态的向往。最后,诗人提出一个问题,是什么样的道理能够解答这个关于心灵深浅的疑问?并且明日将去询问名叫道林的人。
这首诗语言简洁自然,意境幽远,通过对小潭水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思考和追求。白居易在唐代以其平易近人的文风而著称,这首诗也体现了他善于借景物抒发深邃情感的特点。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漫把参同契,难烧伏火砂。
有时成白首,无处问黄芽。
幻世如泡影,浮生抵眼花。
唯将绿醅酒,且替紫河车。
时泰岁丰无事日,功成名遂自由身。
前头更有忘忧日,向上应无快活人。
自去年来多事故,从今日去少交亲。
宜须数数谋欢会,好作开成第二春。
移晚校一月,花迟过半年。
红开杪秋日,翠合欲昏天。
白露滴未死,凉风吹更鲜。
后时谁肯顾,唯我与君怜。
竹院新晴夜,松窗未卧时。
共琴为老伴,与月有秋期。
玉轸临风久,金波出雾迟。
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