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游东园

药瓢藜杖合施行,独往山林已歃盟。

傍水断云含暮色,拂檐高竹借秋声。

痴人自作浮生梦,腐骨那须后世名。

莫笑吟哦无阙日,老来未尽独诗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药瓢和藜杖相伴,我选择独自走向山林,早已立下誓言。
夕阳映照着河边的云彩,高高的竹子拂过屋檐,带来秋天的声音。
我这个痴心人,沉浸在自己的人生幻梦中,死后名声无需挂怀。
不要嘲笑我每日吟诵诗歌从未间断,老去之时,我对诗歌的热爱并未消减。

注释

药瓢:装药的器具。
藜杖:用藜茎制成的手杖,常用于老人行走。
歃盟:古代的一种盟誓方式,这里指坚定的决心。
傍水:靠近水面。
断云:被夕阳染红的云彩。
暮色:傍晚的天色。
拂檐:竹叶轻轻扫过屋檐。
高竹:高大的竹子。
秋声:秋天的风声或竹叶声。
痴人:痴迷于某种事物的人。
腐骨:比喻去世的人。
后世名:后人的名声。
吟哦:吟咏诗歌。
阙日:中断的日子。
独诗情:独自享受诗歌的情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晚游东园》,描绘了作者晚年独行山林、享受自然之趣的生活情景。首句“药瓢藜杖合施行”,形象地写出诗人手持药瓢和藜杖,暗示其年事已高,但依然保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和对自然的亲近。次句“独往山林已歃盟”表达了诗人独自游历山林的坚定决心,仿佛与大自然达成了心灵上的盟约。

第三句“傍水断云含暮色”,通过描绘傍晚时分,水面倒映着断云,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第四句“拂檐高竹借秋声”,则以风吹过高高的竹子,带来秋意的萧瑟声音,增添了诗的意境。

“痴人自作浮生梦”,诗人自称“痴人”,流露出对人生短暂和虚幻的深刻理解,认为自己只是在做一场人生的梦。然而,“腐骨那须后世名”,他并不追求身后留名,更注重当下的生活体验。

最后两句“莫笑吟哦无阙日,老来未尽独诗情”,诗人表示,尽管年老,但他并未放弃对诗歌的热爱,每日吟咏不断,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陆游晚年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人生的独特感悟,语言质朴,情感深沉。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晚登千峰榭

只道文书无了日,也能摆拨上层台。

窗明山雪暮方作,露白野梅寒未开。

老病真惭天下士,穷愁强覆掌中杯。

儿曹莫怪凭阑久,得句何妨秉烛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晚登望云二首(其一)

一出修门又十年,辈流多已珥金蝉。

衰如蠹叶秋先觉,愁似鳏鱼夜不眠。

辇路疏槐迎驾处,苑城残日泛湖天。

君恩未报身今老,徙倚危楼一泫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晚登望云二首(其二)

晚来烟雨暗江干,烽火遥传画角残。

看镜功名空自许,上楼怀抱若为宽。

青枫摇落新秋令,白发凄凉旧史官。

饱见少年轻宿士,可怜随处强追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晚登横溪阁二首(其一)

楼鼓声中日又斜,凭高愈觉在天涯。

空桑客土生秋草,野渡虚舟集晚鸦。

瘴雾不开连六诏,俚歌相荅带三巴。

故乡可望应添泪,莫恨云山万叠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