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寄何大卿六首(其四)

石间道人影,见者恒髣佛。

浮云过列仙,与语呼之出。

身亦竟不出,影亦竟不没。

含涕谢仙人,天地此终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幽远的画面,通过石间道人的身影和浮云的交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人以“恒髣佛”形容见到道人身影时的感受,既表达了对道人形象的敬畏,也暗示了其虚幻飘渺的特性。接着,诗人想象与列仙对话的情景,似乎在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

然而,道人最终并未现身,其身影也未消失,这或许象征着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与现实世界的隔阂。诗人含泪向仙人告别,表达了一种对生命终尽的无奈与哀伤,同时也流露出对超越世俗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以及对超越物质世界、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294)

谢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皋父,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 字:皋羽
  • 号:宋累
  • 生卒年:1249—1295

相关古诗词

拟古寄何大卿六首(其五)

流来山中花,绀碧三百里。

漪漪歙砚云,含风入秋水。

五芝与八石,往往产其沚。

岂独秘灵文,亦复隐奇士。

不见施家郎,诗词独清泚。

一朝控白鸾,吹笙洗尘滓。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拟古寄何大卿六首(其六)

山人食木实,竹实以饲凤。

闻此来空烟,三载脱尘鞚。

不见玉笙音,唯闻溪鸟弄。

西台忆故人,野祭忽如梦。

仰视浮云驰,不觉哭之恸。

形式: 古风 押[送]韵

岩居效贾岛

岩岩百尺屋,山鬼寂四壁。

独抱震馀桐,横此风中石。

梦见一道者,手持青瓦砾。

谓此有至音,世人不能识。

粟尘起嵯峨,沧海寄一滴。

语罢失其处,觉来空叹息。

摄衣起楚歌,断弦如裂帛。

悬藤月露深,蛟龙舞其侧。

形式: 古风

萍间稚荷效王司马体

初萍半含絮,顷刻开数亩。

荷生浮其间,风雨足解后。

百年游子心,欲作千岁久。

昔为浮萍根,今为稚荷藕。

荷高刺已生,鱼游触其首。

离离荷下萍,吹向白鱼口。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