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六尺枯藜了此生,顺阳门外看新晴。
树连翠筱围春昼,水泛青天入古城。
梦里偶来那计日,人间多事更闻兵。
只应千载溪桥路,欠我媻姗勃窣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晚步顺阳门外》,描绘了作者在顺阳门外散步时所见的景象和个人感受。首句“六尺枯藜了此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清贫生活的感慨,以枯藜自比,暗示生涯简朴。次句“顺阳门外看新晴”则点出散步的时间和地点,雨后初晴,空气清新。
第三句“树连翠筱围春昼”描绘了春天的生机盎然,树木葱翠,围绕着白昼,充满了活力。第四句“水泛青天入古城”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开阔,流水映照着蓝天,流入古老的城池,富有画面感。
第五句“梦里偶来那计日”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他沉浸在梦境般的散步中,不觉时间流逝。第六句“人间多事更闻兵”则透露出对世事纷扰和战争的忧虑,显示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最后一句“只应千载溪桥路,欠我媻姗勃窣行”,诗人想象这条溪桥小路或许千年未变,而自己却因人事变迁未能常常漫步其中,流露出淡淡的遗憾和向往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顺阳门外的景色和个人心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岁月和世事的独特感悟,语言简洁,情感深沉。
不详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雨晴闲步涧边沙,行入荒林闻乱鸦。
寒食清明惊客意,暖风迟日醉梨花。
书生投老王官谷,壮士偷生漂母家。
不用鞦韆与蹴游,只将诗句答年华。
草草随时事,萧萧傍水门。
浓阴花照野,寒食柳围村。
客袂空佳节,莺声忽故园。
不知何处笛,吹恨满清尊。
纱巾竹杖过荒陂,满面东风二月时。
世事纷纷人老易,春阴漠漠絮飞迟。
士衡去国三间屋,子美登台七字诗。
草绕天西青不尽,故园归计入支颐。
百年如寄亦何为,散发清狂未足非。
南涧题诗风满面,东桥行药露沾衣。
松花照夏山无暑,桂树留人吾岂归。
藜杖不当轩盖用,稳扶居士莫相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