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梅

翠羽嘈嘈唤梦回,罗浮峰下小徘徊。

霜风昨夜捲晴雪,山路今朝无碧苔。

尚有瘦香供玉笛,不将馀片点妆台。

少须鼎实明人眼,却带江南烟雨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翠绿的羽毛声声唤醒梦境,我在罗浮山脚下轻轻漫步。
昨晚霜风吹过,晴雪被卷走,今天早晨山路不再有青苔覆盖。
仍有清冷的香气可供玉笛吹奏,不再用剩下的花瓣点缀妆台。
不久便会煮出明亮人心的精华,它将带着江南的烟雨气息归来。

注释

翠羽:绿色的鸟羽。
嘈嘈:声音嘈杂。
唤:唤醒。
梦回:从梦中醒来。
罗浮峰:一座山的名字。
小徘徊:轻步徘徊。
霜风:寒冷的风。
捲:卷起。
晴雪:晴天的积雪。
山路:山路。
碧苔:青苔。
瘦香:清淡的香气。
供:供给。
玉笛:玉制的笛子。
妆台:化妆台。
鼎实:煮熟的精华。
明人眼:使人心灵明亮。
江南烟雨:江南的烟雨景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间春日景象,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深切情怀。

“翠羽嘈嘈唤梦回”一句,以鸟鸣声起始,给人以清晨山林中生机勃发的感觉。翠羽指的是翠绿色的鸟翼,嘈嘈唤是鸟儿啼叫的声音,唤梦回则是在描绘夜色渐褪、梦醒时分的宁静与恬淡。

“罗浮峰下小徘徊”表达了诗人在著名的罗浮山麓闲逛的情景。徘徊不仅是身体上的漫步,更是心灵上的流连和对自然美景的沉醉。

接下来,“霜风昨夜捲晴雪,山路今朝无碧苔”两句,诗人通过对比昨夜与今朝的自然状态,突显出春日的变化和生机。霜风指的是带有寒意的微风,昨夜可能还飘落着雪花,而今朝则是晴朗天气,山路上却因为缺乏了绿色的苔藓而显得单调。

“尚有瘦香供玉笛,不将馀片点妆台”这两句,则转向了对梅花的描写。瘦香指的是梅花的清淡之香,供玉笛则是用来比喻诗人对梅花的供奉和珍视。而不将馀片点妆台,则是在说尽管梅花已经凋零,但诗人并不想用那些残落的花瓣去装饰妆台,这里体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操。

最后,“少须鼎实明人眼,却带江南烟雨来”两句,通过对比和转换,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以清新的视角去审视世界,同时又不忘初心,将那份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带回故乡。少须鼎实即是希望眼中充满真实之物,明人眼则是在强调观察事物时的明晰与纯净。而却带江南烟雨来,则是在表达诗人内心对于家乡的无尽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山间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个人情怀。

收录诗词(337)

艾性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别离词(其二)

渡江桃叶郎莫歌,巴西竹枝愁更多。

黄尘百丈水花黑,把酒劝郎无渡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浣纱曲

浣纱如妾心,皎然照冰雪。

秋声入络纬,炯炯织霜月。

裁衣嫁作梁鸿妇,白发相看如此布。

不学西施矜媚妩,妆成欲觅君王顾。

忘却土城山下路,贪向铜龙溪边住。

明朝吴骑猛如虎,献入娃宫作俘虏。

含羞短制衣楚楚,忍学翩翩鹤翎舞。

形式: 古风

儿馁嗔郎罢妻寒怨藁砧唐眉山诗也戏为笺之

父天不可嗔,夫君不宜怨。

要知古圣贤,贵在素贫贱。

父常煮字不成饭,夫常织文不成绢,衣粗布衣龁藜苋。

去耕原上田,往种陌上桑。

穫云秋穗重,缲雪春丝长。

汝温汝饱官征忙,翁出校书为汝偿。

形式: 古风

丫头岩诗载墙壁间无虑数十百首形容盖有尽之者矣辄复寄兴以俟采诗者择焉(其二)

女色无丑妍,入宫皆见妒。

蛾眉等刍蛹,嬉笑藏刀锯。

未笄化为石,不愿长门去。

国风直待歌螽斯,委身事主妾不辞。

君不见赵王如意今日死,明日佳人亦投厕。

何如山头化石千岁老无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