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感事(其一)》由晚清诗人许南英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对权力、政治以及人性的深刻洞察。
首句“盖世枭雄一讣来”,开篇即以“枭雄”点明人物身份,暗示其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一讣来”则透露出其最终归于尘土的命运,形成强烈对比。接着,“愚而自用及身灾”一句,揭示了人物因固执己见、不听劝告而导致的悲剧结局,体现了作者对个人行为与命运之间关系的思考。
“重罹红劫颠连甚,又为苍生涕泪哀”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人物在政治漩涡中的挣扎与痛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无辜受累民众的同情。通过“红劫”这一形象化的表述,强调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与破坏力。
“竖子有权倾内阁,替人无恙出瀛台”则将目光转向了权力的运作机制,揭示了小人得志、正直之士遭受排挤的社会现象。其中,“竖子”指代那些凭借权术上位的小人,“瀛台”则是古代皇帝流放罪臣的地方,这里用以比喻被贬黜或遭贬黜的正直官员。
最后,“当涂汉谶成虚语,公路粗疏是蠢才!”两句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与评价。通过引用“当涂汉谶”这一典故,暗指历史上的预言并未应验,讽刺了人物的失败并非偶然。同时,对人物的评价“公路粗疏是蠢才”既是对其行为的直接批评,也隐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和道德观念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批判,以及对权力、人性和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