芰荷香

小潇湘。正天影倒碧,波面容光。

水仙朝罢,间列绿盖红幢。

吹风细雨,荡十顷、浥浥清香。人在水精中央。

霜绡雾縠,襟袂收凉。

款放轻舟闹红里,有蜻蜓点水,交颈鸳鸯。

翠阴密处,曾觅相并青房。

晚霞散绮,泛远净、一叶鸣榔。拟去尽促雕觞。

歌云未断,月上飞梁。

形式: 词牌: 芰荷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和闲适的生活情趣。开篇“正天影倒碧,波面容光”写出了水天一色的清澈景象,“小潇湘”指的是湖南的潇水,这里用来描绘诗人所处之地的宁静美丽。

接下来,“水仙朝罢,间列绿盖红幢”中的“水仙”可能是对荷花的美称,表达了荷花在清晨露珠中盛开的情景。绿盖红幢则形象地描绘出荷叶与花朵交织成的一片生机勃勃的画面。

“吹风细雨,荡十顷、浥浥清香”写出了微风细雨中的湿润气息和荷花散发出的清新香气。诗人通过这几句字,传达了对自然界中细腻变化的深刻感受。

“人在水精中央”表明诗人处于这个美丽环境的中心,是一个观察者也是享受者的角色。而后,“霜绡雾縠,襟袂收凉”则描写了秋天清晨的景象,以及诗人感受到的凉意。

“款放轻舟闹红里,有蜻蜓点水,交颈鸳鸯”中的“款放轻舟”形容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态,“闹红里”则是荷花盛开时的景象。蜻蜓点水和鸳鸯交颈都是湖面上生动的小动物形象,增加了画面的生机与活力。

“翠阴密处,曾觅相并青房”可能是在描述一处隐秘幽静的地方,这里的“翠阴密处”给人一种宁静的氛围,而“曾觅相并青房”则暗示诗人对这片自然环境有着深厚的情感。

“晚霞散绮,泛远净、一叶鸣榔。拟去尽促雕觞”中,“晚霞散绮”描写了傍晚时分的美丽景色,而“泛远净、一叶鸣榔”则是对夜深人静时刻的描摹,"鸣榔"指的是船上桨声,这里可能是在形容诗人即将离开这片美好的自然环境。

最后,“歌云未断,月上飞梁”中的“歌云未断”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还在继续,而“月上飞梁”则是对夜晚景象的描绘,也许暗示着诗人心中对于这次经历的美好记忆将长久保留。

收录诗词(30)

万俟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北宋末南宋初词人。自号词隐、大梁词隐。籍贯与生卒年均不详。哲宗元佑时已以诗赋见称于时。据王灼《碧鸡漫志》卷2记载:“元佑时诗赋老手”。但屡试不第,于是绝意仕进,纵情歌酒。自号“大梁词隐”。徽宗政和初年,召试补官,授大晟府制撰。善工音律,能自度新声。词学柳永,存词27首

  • 字:雅言
  • 生卒年:1135

相关古诗词

诉衷情令.送春

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卓牌儿/卓牌子.春晚

东风绿杨天,如画出、清明院宇。

玉艳淡泊,梨花带月,胭脂零落,海棠经雨。

单衣怯黄昏,人正在、珠帘笑语。

相并戏蹴秋千,共携手、同倚栏干,暗香时度。

翠窗绣户。路缭绕、潜通幽处。断魂凝伫。

嗟不似飞絮。闲闷闲愁,难消遣、此日年年意绪。

无据。奈酒醒春去。

形式: 词牌: 卓牌子

明月照高楼慢.中秋应制

平分素商。四垂翠幕,斜界银潢。颢气通建章。

正烟澄练色,露洗水光。

明映波融太液,影随帘挂披香。

楼观壮丽,附霁云、耀绀碧相望。宫妆。三千从赭黄。

万年世代,一部笙簧。夜宴花漏长。

乍莺歌断续,燕舞回翔。

玉座频燃绛蜡,素娥重按霓裳。

还是共唱御制词,送御觞。

形式: 押[阳]韵

武陵春

燕子飞来花在否,微雨退、掩重门。

正满院梨花雪照人。独自个、怯黄昏。

轻风淡月总消魂。罗衣暗惹啼痕。

谩觑著、秋千腰褪裙。可㬠是、不宜春。

形式: 词牌: 武陵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