脩德惠枯木图次韵(其三)

百年礼乐愧前贤,濂洛微言久不传。

待子归来同讲习,细炊麦饭饮寒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的《脩德惠枯木图次韵(其三)》中的一节,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与传承的渴望。

首句“百年礼乐愧前贤”,诗人以“愧”字表达出自己对于古代礼乐文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自谦的态度,暗示自己在这一领域可能有所不及。这里的“前贤”指的是古代的圣贤,他们创造了辉煌的文化遗产,而诗人则是在感叹自己未能达到他们的高度。

接着,“濂洛微言久不传”,进一步阐述了古代文化传承的现状。濂洛,指的是北宋时期的理学大师周敦颐和程颢、程颐兄弟,他们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深奥的哲学思想似乎逐渐被遗忘,不再广泛传播。这句诗反映了文化传承的断层感,以及诗人对于恢复和传播古代智慧的期待。

最后两句“待子归来同讲习,细炊麦饭饮寒泉”,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与智者共同学习、探讨古代文化的渴望。这里“子”可以理解为志同道合的朋友或未来的学者,诗人希望与他们一起,在简单的生活环境中,如细炊麦饭、饮寒泉水般,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和思考。这种生活场景既朴素又充满智慧,象征着对古代文化精神的追求和实践。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方孝孺对于古代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崇敬之心,也体现了他对于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对理想学术环境的向往。通过简洁的语言,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对话,呼吁人们珍惜并继续发扬古代文化遗产。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脩德惠枯木图次韵(其四)

至道无闻昧力行,神交千载独周程。

直教俯仰浑无愧,始是堂堂世上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见梅

寒梅冻后放幽姿,何事今年花较迟。

昨日途中春意到,溪头才见两三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画梅

微雪初消月半池,篱边遥见两三枝。

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许寻常草木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不禁俗物败人意,忽见幽篁眼为明。

记得旧游天上梦,连昌宫外听秋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