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净境无人可共携,闲眠未起日光低。
浮生莫把还丹续,万事须将至理齐。
花在月明蝴蝶梦,雨馀山绿杜鹃啼。
何能向外求攀折,岩桂枝条拂石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充满了对超脱世俗和追求内心平和的向往。从"净境无人可共携"开始,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清高,他寻找的是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地方,与自然为伴。在这片宁静之地,时间似乎放慢了脚步,即便日光渐低,也不急于起身。
随后两句"浮生莫把还丹续,万事须将至理齐"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世事的态度。他不愿意追求长生不老的幻想,而是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能按照自然规律顺其自然地发展。
接下来的两句"花在月明蝴蝶梦,雨馀山绿杜鹃啼"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夜景象。月光下,花朵静静开放,而蝴蝶在其中翩翩起舞;细雨过后,山峦变得更加苍翠,而杜鹃的鸣叫声此起彼伏。
最后两句"何能向外求攀折,岩桂枝条拂石梯"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修养和精神寄托的追求。他不再向外界寻找依靠,而是希望通过内在的修行来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超脱。岩桂的形象,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这里用它来比喻诗人对精神境界的追求,那些拂过石阶的枝条,似乎在告诉我们,即便是最为艰苦的修行,也能达到一种美好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春风日日雨时时,寒力潜从暖势衰。
一气不言含有象,万灵何处谢无私。
诗通物理行堪掇,道合天机坐可窥。
应是正人持造化,尽驱幽细入垆锤。
高河瑟瑟转金盘,喷露吹光逆凭栏。
四海鱼龙精魄冷,五山鸾鹤骨毛寒。
今宵尽向圆时望,后夜谁当缺处看。
何事清光与蟾兔,却教才小少留难。
今宵前夕皆堪玩,何必圆时始竭才。
空说轮中有天子,不知何处是楼台?
终忧明夜云遮却,且埽闲居坐看来。
玉兔银蟾似多意,乍临棠树影裴回。
白莲香散沼痕乾,绿筱阴浓藓地寒。
年老寄居思隐切,夜凉留客话时难。
行僧尽去云山远,宾雁同来泽国宽。
时谢孔璋操檄外,每将空病问衰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