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傅佚老亭

得谢自廊庙,事高疏仲翁。

安车虽驷马,归路已冥鸿。

令子承良冶,朱轓治左冯。

缁衣方改造,列鼎有馀丰。

屦杖居多适,轩裳梦觉空。

天倪希柱史,性理问能公。

窗槛开潇洒,风烟接郁葱。

上方思贾谊,即奉小舆东。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李少傅在官场得志后,选择隐退归隐的生活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李少傅从庙堂之高到山林之远的转变。

首联“得谢自廊庙,事高疏仲翁”点明了李少傅从朝廷退隐,追求更为高远、清闲的生活,与古代隐士疏广(仲翁)相类比,表达了对李少傅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赞美。

颔联“安车虽驷马,归路已冥鸿”以“安车”比喻官位尊贵,“驷马”形容出行的豪华,而“归路已冥鸿”则暗示李少傅放弃这一切,选择了如鸿雁般自由自在的生活,形象地展示了他从繁华走向宁静的过程。

颈联“令子承良冶,朱轓治左冯”转而描写李少傅的儿子继承了他的事业,担任官职,而“朱轓”象征着官服,这里既是对儿子事业有成的肯定,也暗含了李少傅对家族传承的欣慰。

尾联“缁衣方改造,列鼎有馀丰”描述李少傅在归隐生活中,虽然穿着朴素(缁衣),但生活依然富足,体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满足。

接下来的几联“屦杖居多适,轩裳梦觉空”通过对比日常生活中的简朴与曾经官场的奢华,表达了李少傅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对当前生活的满意。

“天倪希柱史,性理问能公”则进一步阐述了李少傅追求的精神境界,将自己比作柱史(古代官职),并询问性理(自然规律与人生哲理),表达了他对宇宙真理和人生意义的探索。

最后两联“窗槛开潇洒,风烟接郁葱”描绘了李少傅居住环境的清幽与自然之美,以及“上方思贾谊,即奉小舆东”表达了李少傅对古代贤臣贾谊的仰慕,并期待着再次出仕,展现了一种既有归隐之乐,又怀有为国效力之心的复杂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李少傅从官场到归隐的人生转变,以及他在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生活中的独特感悟,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307)

张方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彭门城上见乡人社会怀古

南北分疆域,此城当要津。

幻泡兴废速,蛮触战争频。

世换山河旧,时平井邑新。

喧喧村社散,多是白头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彭门公庭古桧为风雨所摧

杳杳参天气,亭亭构厦材。

千年对霜雪,一夕折风雷。

枕静疏声减,庭宽翠影开。

梧桐与杨柳,娇色倚楼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暮秋登彭祖楼

危楼古城角,山色绕苍仓。

寒日下何速,清风来甚长。

烟尘恩战国,云水似江乡。

重九登高近,阶前菊已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经远楼

中夏圣人调律吕,八荒异国入图书。

从容德让唐虞远,驰骋战争秦汉馀。

不道鼓旗无勇将,须知俎豆有真儒。

功臣骑虎凶而国,常向冰渊审庙谟。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