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君与余皆懒,余如君更贫。
今年再同夏,两鬓独非春。
去棹孤山浪,征衫西府尘。
似闻仍用武,为算立功人。
此诗描绘了两位朋友相似境遇的凄凉景象,共同承受着岁月与贫困的打击。首句“君与余皆懒”表达了一种生活态度上的共鸣,而“余如君更贫”则透露出作者更加艰难的情形。
接下来的“今年再同夏,两鬓独非春”不仅是在叙述时间的重复,更深层次是对青春易逝、时光飞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头发(两鬓)的变白,强调了时间带给人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与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岁月沧桑之感。
“去棹孤山浪,征衫西府尘”则是诗人表达自己游历生活中的辛酸和不易。这里的“去棹”指的是行舟,而“征衫”则是军旅生涯中所沾染的尘土。这两句传递出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灵上的磨难。
最后,诗人通过“似闻仍用武,为算立功人”的表述,似乎在为自己的过往辩护或是自我安慰。这里的“似闻”可能意味着听闻某种消息,而“仍用武”则是在强调个人的才华和能力依旧能被利用,尽管处境艰难,但诗人依然坚信自己有所贡献,有所作为。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个人境遇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挑战时的感慨与自我坚持。
不详
邻家贳酒尊,斟酌共王孙。
老菜羹迟熟,冻油灯屡昏。
夜寒人罢市,坐久仆敲门。
隔岸歌明月,月明江水浑。
能诗留幕府,借宅近南湖。
吏去少公事,客来多钓徒。
云为今夜雪,梅发去年株。
我亦同州住,相过路不迂。
穷冬日日爱天晴,古寺门开绝送迎。
野鹤忽来桥上立,山僧独向水边行。
过寒梅树白全少,入腊草牙青渐生。
又是舒州一年了,怕看新历动乡情。
出门无所往,独自坐胡床。
雨濯残梅尽,风吹百草长。
近边人喜战,偶病客传方。
不奈春愁密,思君对酒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