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桃花洞,瑶台梦,一片春愁谁与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和凝的《天仙子》其一,通过描绘仙子之美景,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细腻,是中国古典诗词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作品。
“柳色披衫金缕凤”一句,以柳绿比喻仙子的衣着,既形象又生动,展现了仙子飘逸的气质。同时,“金缕凤”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高贵与华丽。
“纤手轻拈红豆弄”则描绘了仙子在玩弄红豆(一种传说中的灵果)的场景,通过对细腻动作的捕捉,突出了仙子的柔美与神秘。
接下来的“翠蛾双敛正含情”一句,以蝶舞来形容仙子之间的情意绵绵,既传达了诗人对于这份情感的珍视,也彰显了仙境中爱情的纯净与美好。
“桃花洞,瑶台梦,一片春愁谁与共”则是整首诗的高潮部分。桃花洞和瑶台都是仙界之所在,这里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那样的理想境界无法忘怀的心情。一片春愁,通过“谁与共”这一问句,更增添了一份遥不可及的孤独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在艺术表现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而且也深刻地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仙境、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中美好的无奈与追求。
不详
五代时文学家、法医学家。幼时颖敏好学,十七岁举明经,梁贞明二年(916)十九岁登进士第。好文学,长于短歌艳曲。梁贞明二年(916)进士。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后晋天福五年(940)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后汉,封鲁国公。后周时,赠侍中。尝取古今史传所讼断狱、辨雪冤枉等事,著为《疑狱集》两卷(951年)。子和(山蒙)又增订两卷,合成四卷
洞口春红飞蔌蔌,仙子含愁眉黛绿。
阮郎何事不归来,懒烧金,慵篆玉,流水桃花空断续。
初夜含娇入洞房,理残妆,柳眉长。
翡翠屏中,亲爇玉炉香。
整顿金钿呼小玉,排红烛,待潘郎。
竹里风生月上门。理秦筝,对云屏。轻拨朱弦,恐乱马嘶声。含恨含娇独自语:今夜约,太迟生!
斗转星移玉漏频,已三更,对栖莺。
历历花间,似有马蹄声。
含笑整衣开绣户,斜敛手,下阶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