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尊经阁

月到长赢麦已秋,闲将心事付沧洲。

但惭一着输先手,欲为诸公让出头。

山畔翩翩疑过雁,水边帖帖似飞鸥。

丈夫家法无多子,后乐须为天下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月亮升起,长赢之地已是秋天,我把心中的忧虑寄托给江海。
只因一步棋输在先,我打算退让,让他人领先。
山边的鸟儿翩翩飞过,疑似大雁,水边的鸥鸟安静栖息,如同飞翔。
男子汉应有家国情怀,没有太多子女,后辈的幸福要为天下人着想。

注释

月:月亮。
长赢:地名,可能指丰收的地方。
秋:秋天。
沧洲:江海,常用来象征远方或隐居之地。
惭:惭愧。
先手:先行一步,这里指棋局中的优势。
让出头:退让,不争先。
山畔:山边。
翩翩:形容鸟儿飞翔的样子。
过雁:大雁。
水边:水边。
帖帖:形容鸥鸟安静的样子。
飞鸥:鸥鸟。
丈夫: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家法:家族传统或原则。
多子:有很多孩子。
后乐:后代的幸福。
天下忧:为天下人的福祉担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遂的《登尊经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责任感。首句“月到长赢麦已秋”设定了季节背景,长赢之地在金秋时分,麦子已经成熟,而这也是诗人情感落笔之处。紧接着,“闲将心事付沧洲”,诗人将自己的心事寄托于自然之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但惭一着输先手”和“欲为诸公让出头”两句,显示了诗人在文艺创作上对前人的敬仰以及自己未能超越先辈的心态。这不仅是文学上的谦逊,更反映了一种文化传承中的自我定位。

接下来的“山畔翩翩疑过雁,水边帖帖似飞鸥”两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诗人捕捉到山旁大雁的飘逸和水边小鸥的灵巧,通过对比增强了画面感,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最后,“丈夫家法无多子,后乐须为天下忧”两句,则表达了一种深远的思想。诗人以“丈夫”自称,显示其胸怀大志,而“家法无多子”则是对个人家庭繁衍观念的批判或反思。而“后乐须为天下忧”,则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关切,这是一种超越个人小我的广阔情怀。

总体而言,王遂在这首诗中既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也流露出了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以及对时代责任的深刻认识。

收录诗词(96)

王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谢二吴书见访

缁衣之后赋无衣,王室安知晋郑依。

淝水八千思偃伯,丹徒十万尽忘饥。

喜看猿鹤从公乐,更觉莼鲈到处肥。

泉楮未通民力乏,梦怀远志忆当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谢赵庐州送淮白(其二)

淮泗曾经禹决馀,斯民无复惧为鱼。

鱼枯却识江南岸,应有临渊羡不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谢章季思惠镜屏

客从东南西,遗我古镜屏。

圆明绝点滓,表里无遁形。

云是旧太守,思之我为铭。

吾惛不能进,何敢陈诸庭。

我闻生民初,五常具函灵。

器质欠推广,物欲加凋零。

眉睫近莫睹,稍远何能听。

君子抱明德,止善湛中扃。

静如昼有夜,动若渭流泾。

坐令方寸地,目睫何晶荧。

上天方于昭,皎彼垂日星。

五官属宰制,万化随指令。

留之千百载,犹足存典刑。

余心岂昧此,一念存芳馨。

在昔圣敬主,丹书刻方棂。

近者摩镜帖,字字炳丹青。

夫君往教意,大寐如得醒。

置之敬义堂,与世犹说铃。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题顺宁窗(其一)

风生松桧雨生杉,抖擞泥尘恨满衫。

从此便膺君命重,亦须昭穆葬江南。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