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曲

但使桃花艳,得间美人簪。

何须论后实,怨结子瑕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桃花曲》以桃花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世间不公的感慨。

首句“但使桃花艳”,以桃花的艳丽作为引子,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期待。“艳”字不仅描绘了桃花的美丽,也暗含了诗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桃花的盛开象征着生机与希望,激发了读者对美好未来的想象。

次句“得间美人簪”,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桃花不仅美丽,还能成为美人头上的装饰,增添风采。这里将桃花与美人巧妙结合,既展现了桃花的实用价值,又赋予了其更高的审美意义。通过“美人簪”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能够提升个人魅力、增添生活情趣的肯定态度。

第三句“何须论后实”,转而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不拘泥于表面现象的态度。桃花的美丽并不在于其果实是否丰硕,而是其本身所散发出的自然之美。这句话提醒人们,不应仅仅从物质层面评价事物的价值,更应欣赏其内在的美和精神的丰富。

最后一句“怨结子瑕心”,借用典故,表达了对不公正待遇的愤慨。子瑕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因受到排挤而心生怨恨。诗人在这里借用了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社会中不公现象的不满和对正义缺失的忧虑。同时,也暗示了桃花虽美,却也可能遭遇误解和忽视,寓意深刻。

整体而言,《桃花曲》通过桃花这一意象,巧妙地融合了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收录诗词(18)

萧子显(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朝梁历史学家,齐高帝萧道成之孙、豫章文献王萧嶷第八子。起家太子中舍人,迁国子祭酒,拜侍中,领吏部尚书,出任吴兴太守。博学能文,爱好饮酒,性爱山水,不畏鬼神,恃才傲物。大同三年,去世,谥号为骄。一生撰写五部历史著作,只有《南齐书》存于世

  • 字:景阳
  • 籍贯:东海兰陵(今山东临沂市)
  • 生卒年:489年—537年

相关古诗词

树中草

幸有青袍色,聊因翠幄凋。

虽间珊瑚蒂,非是合欢条。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燕歌行

风光迟舞出青蘋。兰条翠鸟鸣发春。

洛阳梨花落如雪。河边细草细如茵。

桐生井底叶交枝。今看无端双燕离。

五重飞楼入河汉。九华阁道暗清池。

遥看白马津上吏。传道黄龙征戍儿。

明月金光徒照妾。浮云玉叶君不知。

思君昔去柳依依。至今八月避暑归。

明珠蚕茧勉登机。郁金香花特香衣。

洛阳城头鸡欲曙。丞相府中乌未飞。

夜梦征人缝狐貉。私怜织妇裁锦绯。吴刀郑绵络。

寒闺夜被薄。芳年海上水中凫。日暮寒夜空城雀。

形式: 乐府曲辞

从军行

左角明王侵汉边。轻薄良家恶少年。纵横向沮泽。

凌厉取山田。黄尘不见景。飞蓬恒满天。

邀功封浞野。窃宠劫祁连。春风春月将进酒。

妖姬舞女乱君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乌栖曲应令三首(其一)

握中清酒马脑钟,裾边杂佩琥珀龙。

欲持寄君心不惜,共指三星今何夕。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