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翅头山题俨公石壁

晨登翅头山,山曛黄雾起。

却瞻迷向背,直下失城市。

暾日衔东郊,朝光生邑里。

扫除诸烟氛,照出众楼雉。

青为洞庭山,白是太湖水。

苍茫远郊树,倏忽不相似。

万象以区别,森然共盈几。

坐令开心胸,渐觉落尘滓。

北岩千馀仞,结庐谁家子。

愿陪中峰游,朝暮白云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清晨我登上翅头山,山色昏黄雾气弥漫。
回头望去迷失方向,直接下山看不见城市。
旭日从东郊升起,朝霞照亮了村落。
阳光驱散了烟雾,照亮了众多的楼宇和城墙。
青翠的是洞庭山,白色的是太湖的水面。
远方郊外的树木一片苍茫,瞬息间显得不那么相似。
万物各有特色,繁多而有序地排列在眼前。
坐在山顶让心胸开阔,渐渐感觉远离尘世的烦恼。
北面山崖有千余仞高,是谁在那儿建起了小屋。
希望能陪伴中峰一同游玩,日出日落都在白云之间。

注释

翅头山:指一座山的名字,具体位置不详。
曛黄雾起:黄昏时的黄色雾气升起。
向背:方向,此处指分辨不清方向。
暾日:初升的太阳。
邑里:古代居民聚居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城镇。
洞庭山:位于中国湖南省,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太湖:中国东部的大型淡水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之间。
盈几:充满视野。
北岩:指山的北面崖壁。
结庐:建造简陋的房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早晨攀登翅头山的景象,山中黄雾迷漫,回眸间城市已不见踪影。太阳从东郊升起,照亮了城中的每一个角落,扫去了所有的烟霭,使楼台亭阁尽现眼前。洞庭湖水波光粼粼,太湖之白色如同云间雪花。远处郊野的树木一片苍茫,不禁令人感叹世事沧桑。万千景象各有区别,层次分明,丰富多彩。

诗人在这自然美景中,心胸开阔,渐渐摆脱尘世烦恼。北岩峭拔千仞,隐约间有人家结庐而居。诗人表达了愿意陪伴翅头山中峰游历,徜徉在朝暮的白云之中,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更是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表达。

诗中的意境辽阔,语言质朴,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山水之美的深切体会,以及他内心对于平静与自由的渴望。

收录诗词(8)

包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诗人,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皆有名。张九龄引为怀州司马,迁集贤直学士、大理司直。子何、佶,世称二包,各有集。融诗今存八首

  • 号:吴中四士

相关古诗词

酬忠公林亭

江外有真隐,寂居岁已侵。

结庐近西术,种树久成阴。

人迹乍及户,车声遥隔林。

自言解尘事,咫尺能辎尘。

为道岂庐霍,会静由吾心。

方秋院木落,仰望日萧森。

持我兴来趣,采菊行相寻。

尘念到门尽,远情对君深。

一谈入理窟,再索破幽襟。

安得山中信,致书移尚禽。

形式: 古风

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陆郎中

华堂良宴开,星使自天来。

舞转朱丝逐,歌馀素扇回。

水光凌曲槛,夜色霭高台。

不在宾阶末,何由接上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钟陵铁柱

千年埋没竟何为,变化宜将万物齐。

安得风胡借方便,铸成神剑斩鲸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题牡丹

万叶红绡剪尽春,丹青任写不如真。

风光九十无多日,难惜尊前折赠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