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吟(其一二八)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得意时。

这意著何言语道,此情惟用喜欢追。

仙家气象闲中见,真宰功夫静处知。

不必深山更深处,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欧阳修并非只爱写诗,写诗是他心情愉快时的表现。
他的心意难以用言语形容,这种情感只能通过诗歌来追寻。
在宁静的生活中能感受到仙家的风范,真正的造物主的奥秘在静心时才能领悟。
他并不需要去深山幽谷,写诗并非欧阳修唯一所爱。

注释

尧夫:指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爱吟诗:热爱写诗。
得意时:心情愉快的时候。
意著何言语道: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心意。
喜欢追:通过诗歌追寻。
仙家气象:仙人的风范或超脱世俗的气息。
真宰:造物主,这里指自然法则。
静处知:在静谧中领悟。
不必:不需要。
更深处:更深的山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首尾吟》其一二八,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态度和心境。首句“尧夫非是爱吟诗”表明诗人并非单纯为了吟诗而吟诗,而是诗作是他心情愉快、意气风发时的自然流露。接下来的“诗是尧夫得意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即诗是诗人情感和思想的写照。

“这意著何言语道,此情惟用喜欢追”两句,诗人认为诗歌中的意境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只能通过诗歌本身的韵律和意象来传达那种喜悦之情。诗人追求的是在闲适宁静中体验和领悟生活的真谛,即“仙家气象闲中见,真宰功夫静处知”。

最后两句“不必深山更深处,尧夫非是爱吟诗”,诗人强调,他的诗歌创作并不局限于深山幽境,而是源于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乐趣,重在表达内心的欢喜与感悟,而非刻意追求隐逸的生活方式。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邵雍诗歌创作的随性自然和生活哲学,以及他对诗歌作为情感寄托和精神追求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首尾吟(其一三二)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有激时。

留在胸中防作恨,发于词上恐成疵。

芝兰见处须收采,金玉逢时莫弃遗。

到此尧夫常自贺,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八十五)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中夜时。

拥被不眠还展转,披衣却坐忽寻思。

死生有命尚能处,道德由人却不知。

须是安之以无事,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一○五)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自诧时。

许大天时犹可测,些儿人事岂难知。

昆岗美玉人谁识,沧海明珠世莫窥。

由是尧夫聊自诧,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四十二)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默坐时。

天意教闲须有谓,人心刚动似无知。

烟轻柳叶眉闲皱,露重花枝泪静垂。

应恨尧夫无一语,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