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其一)与冯深居登禹陵

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逝水移川,高陵变谷,那识当时神禹。幽云怪雨。翠蓱湿空梁,夜深飞去。雁起青天,数行书似旧藏处。

寂寥西窗久坐,故人悭会遇,同翦灯语。积藓残碑,零圭断璧,重拂人间尘土。霜红罢舞。漫山色青青,雾朝烟暮。岸锁春船,画旗喧赛鼓。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翻译

夏禹光辉的业绩已翻过三千余年,眼前只剩下寒鸦数点。倚着秋树缄默无言。江河改道,高山变成深谷。在这漫长的三千多年里,幽云出谷,怪雨挥鞭。湿漉漉的萍藻,还悬垂在那根梅梁之间,趁夜深人静,它曾飞入湖底,跟凶龙进行过一场鏖战。雁群飞起,把一行大字写上蓝天。那一行行文字,莫非就是当年夏禹藏在山中的宝贵书篇。
映着西窗,我们相向而坐,故人难得有这次意外的会面。剪去灯花,与友人深居夜语。长满苔藓的断残古碑,禹庙发现的古文物,重现人间。霜叶已经凋零,惟有青山任随晨雾夕烟之变化而不改其色。漫想春日祭祀夏禹时的热闹场景:岸边停着画舫,彩绘的旗帜招展于喧哗的赛鼓声中。

注释

三千年事:夏禹在位是公元前2140年,至吴文英在世之年1250年,约为3390年,故曰三千年事。
高陵变谷:高山变为低谷。
比喻世事沧桑,变化无常。
幽云怪雨:谓风雨之不同寻常。
梁:当为禹庙之梅粱。
旧藏处:指大禹治水后藏书之处。
寂寥:寂寞寥落.指人生亦指心境。
悭:稀少。
翦灯:剪去油灯烧残的灯芯,使灯焰明亮。
积藓残碑:长满苔藓的断残古碑。
零圭断璧:指禹庙发现的古文物。
赛鼓:祭神赛会的鼓乐声。
此指祭祀夏禹的盛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历史沧桑、自然变迁的画面。开篇“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两句,以大河之滨为背景,通过老鸦栖息在枯树上,无言以对,表现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兴衰更迁、物是人非的感慨。接着“逝水移川,高陵变谷, 那识当时神禹”三句,则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追怀古代圣人禹的伟业,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记忆的深沉思考。

中间部分“幽云怪雨。翠萍湿空梁,夜深飞去”等几句,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有点忧郁的情绪,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远古历史的无限向往。

后半部分“雁起青天,数行书似旧藏处。寂寥西窗久坐,故人悭会遇,同剪灯语”等句,则转入了诗人的独自沉思,通过书信交流与旧友的想念,表达了一种淡远而深长的情感。

末尾“积藓残碑,零圭断璧,重拂人间尘土。霜红罢舞”等句,以古迹的废墟和自然之美为对比,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沉浮、物质沦丧的感慨,以及面对现实时的心境。

整首诗以历史与自然为背景,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342)

吴文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又号觉翁。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字:君特
  • 号:梦窗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约1200~1260

相关古诗词

声声慢(其三)陪幕中饯孙无怀于郭希道池亭,闰重九前一日

檀栾金碧,婀娜蓬莱,游云不蘸芳洲。

露柳霜莲,十分点缀成秋。

新弯画眉未稳,似含羞、低护墙头。

愁送远,驻西台车马,共惜临流。

知道池亭多宴,掩庭花、长是惊落秦讴。

腻粉阑干,犹闻凭袖香留。

输他翠涟拍甃,瞰新妆、时浸明眸。

帘半卷,带黄花、人在小楼。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声声慢(其一)咏桂花

蓝云笼晓,玉树悬秋,交加金钏霞枝。

人起昭阳,禁寒粉粟生肌。

浓香最无著处,渐冷香、风露成霏。

绣茵展,怕空阶惊坠,化作萤飞。

三十六宫愁重,问谁持金锸,和月都移。

掣锁西厢,清尊素手重携。

秋来鬓华多少,任乌纱醉压花低。

正摇落,叹淹留、客又未归。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声声慢.和沈时斋八日登高韵

凭高入梦,摇落关情,寒香吹尽空岩。

坠叶消红,欲题秋讯难缄。

重阳正隔残照,趁西风、不响云尖。

乘半暝、看残山濯翠,剩水开奁。

暗省长安年少,几传杯吊甫,把菊招潜。

身老江湖,心随飞雁天南。

乌纱倩谁重整,映风林、钓玉纤纤。

漏声起,乱星河、入影画檐。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声声慢(其七)赠藕花洲尼

六铢衣细,一叶舟轻,黄芦堪笑浮槎。

何处汀洲,云澜锦浪无涯。

秋姿澹凝水色,艳真香、不染春华。

笑归去,傍金波开户,翠屋为家。

回施红妆青镜,与一川平绿,五月晴霞。

赪玉杯中,西风不到窗纱。

端的旧莲深薏,料采菱、新曲羞夸。

秋潋滟,对年年、人胜似花。

形式: 词牌: 声声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