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舍人往昆山为顾相公营墓

明主敦耆老,藏山借宠恩。

使臣出左掖,秘器给东园。

旧路吴中树,新碑海上原。

平津众宾客,试问几人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顺之所作的《送王舍人往昆山为顾相公营墓》。诗中描绘了明主对年长者的尊重与关怀,通过“敦耆老”、“藏山借宠恩”等词句,展现了君主对老人的敬重和恩惠。接着,诗人描述了使臣出左掖,即朝廷派遣使者,为顾相公在东园准备墓地的情景,体现了官府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悼。

后两句“旧路吴中树,新碑海上原”,则以“旧路”与“新碑”形成对比,表达了对逝者过往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其墓地的纪念。最后,“平津众宾客,试问几人存”一句,既是对王舍人即将前往昆山为顾相公营墓这一行为的感慨,也暗含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生死、亲情、友情的复杂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闻石屋彭君置生棺有感为赋四诗(其一)

青山结净因,回首迹俱陈。

司马四壁宅,荣期百岁身。

文牺幸知免,行蚁待相亲。

试料还真后,谁为倚户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闻石屋彭君置生棺有感为赋四诗(其二)

隐几嗒然安,疑君是鹖冠。

道书肘后系,人世镜中看。

家本无千橘,生常卧一棺。

不因兹下泪,任尔雍门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闻石屋彭君置生棺有感为赋四诗(其三)

苦欲辞簪绂,归来掩故园。

无过六百石,只对五千言。

倚树看蜩化,逢人笑舌存。

老龙且莫去,为我发狂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闻石屋彭君置生棺有感为赋四诗(其四)

吾与尔皆梦,相看一笑时。

拘拘亦何恶,役役尚如斯。

丛桂山中约,枯槎海上期。

胡为更羁绁,有愧故人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