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石屋彭君置生棺有感为赋四诗(其一)

青山结净因,回首迹俱陈。

司马四壁宅,荣期百岁身。

文牺幸知免,行蚁待相亲。

试料还真后,谁为倚户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顺之所作的《闻石屋彭君置生棺有感为赋四诗》的第一首,通过描绘青山、静谧的环境以及对逝者彭君的缅怀,展现了深沉的哀思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首句“青山结净因”以“青山”象征永恒与宁静,暗示生命的归宿。接着“回首迹俱陈”则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回顾与怀念,强调了人生轨迹的完整与不可逆转。接下来的两句“司马四壁宅,荣期百岁身”,运用典故,司马指司马相如,荣期则是古代长寿的隐士,通过对比,既赞美了彭君的长寿,也暗含了对彭君生活品质和精神追求的肯定。

“文牺幸知免,行蚁待相亲”中,“文牺”可能是指文人或贤者,这里表达了对彭君的尊敬与怀念,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灵魂的慰藉。“行蚁”则象征着平凡的生命,与“相亲”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彭君虽已离去,但其影响犹存,如同蚂蚁般在世间留下痕迹的感慨。

最后两句“试料还真后,谁为倚户人”,通过设问的方式,引人深思。在彭君去世之后,他曾经的生活场景将如何变化?谁又会成为那个倚靠门户的人,继续见证这个空间的变迁?这不仅是对彭君离世后的场景设想,也是对生命流转、人事更迭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永恒之间关系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逝者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死亡以及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闻石屋彭君置生棺有感为赋四诗(其二)

隐几嗒然安,疑君是鹖冠。

道书肘后系,人世镜中看。

家本无千橘,生常卧一棺。

不因兹下泪,任尔雍门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闻石屋彭君置生棺有感为赋四诗(其三)

苦欲辞簪绂,归来掩故园。

无过六百石,只对五千言。

倚树看蜩化,逢人笑舌存。

老龙且莫去,为我发狂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闻石屋彭君置生棺有感为赋四诗(其四)

吾与尔皆梦,相看一笑时。

拘拘亦何恶,役役尚如斯。

丛桂山中约,枯槎海上期。

胡为更羁绁,有愧故人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寺中访后渠崔侍郎不遇次韵

为访高人馆,联镳出近坰。

并从金地入,不见玉山形。

榻尚留仙麈,云疑隔使星。

无人问奇字,载酒只空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