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浮云金络膝,昨日别朱轮。
衔草如怀恋,嘶风尚意频。
曾将此君子,不是换佳人。
从此西归路,应容蹑后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名为《谢宣州崔相公赐马》。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描绘马的情状和动作,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感激之意。
首句“浮云金络膝”,运用了鲜明的视觉形象,将马的美丽外貌与自然景象相联系,表现出诗人对这匹马的赞赏。紧接着,“昨日别朱轮”则让读者意识到这是一个离别之后的场景,朱轮可能是指车轮,这里暗示了友人的赠礼是在分别之际。
第三句“衔草如怀恋”,通过马衔着草来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马衔草的动作在这里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表现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不舍和牵挂。
“嘶风尚意频”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嘶声喻示着孤寂和无奈,而“尚意频”则显示出诗人的思念是如此频繁而深刻。
接下来的两句,“曾将此君子,不是换佳人”,诗人通过否定性的表述,强调这匹马不仅仅是一般的礼物,更代表了友情和信任,这份情谊非同小可。
最后两句“从此西归路,应容蹑后尘”则表达出诗人的决心与承诺,诗人似乎在誓言,从今往后,无论走向何方,都将铭记这份友情,不会忘记。这里的“西归路”可能隐喻着某种别离或归途,而“应容蹑后尘”则是对友情的一种承诺,意味着诗人愿意留下足迹,以此纪念这份深厚的情谊。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古代士人之间深沉而真挚的友谊,以及他们对礼物赠送背后所承载情感的珍视。
不详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常时同砚席,寄砚感离群。
清越敲寒玉,参差叠碧云。
烟岚馀斐亹,水墨两氛氲。
好与陶贞白,松窗写紫文。
新秋十日浣朱衣,铃阁无声公吏归。
风韵渐高梧叶动,露光初重槿花稀。
四时苒苒催容鬓,三爵油油忘是非。
更报明朝池上酌,人知太守字玄晖。
今日油幢引,他年黄纸追。
同为三楚客,独有九霄期。
宿草恨长在,伤禽飞尚迟。
武昌应已到,新柳映红旗。
月露发光彩,此时方见秋。
夜凉金气应,天静火星流。
蛩响偏依井,萤飞直过楼。
相知尽白首,清景复追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