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长洲县作(其五)

移任长洲县,沿流渐入吴。

见碑时下岸,逢店自徵酤。

野庙连荒冢,江禽似画图。

高堂从别后,应梦宿菰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我被调任到长洲县任职,沿着河流慢慢进入了吴地。
每当看到岸边有碑石,我就会下船,遇到酒店就自己买酒喝。
野外的庙宇连接着荒芜的坟冢,江边的鸟儿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自从离开高大的房屋,你一定在梦中回到了那长满菰蒲的地方。

注释

移任:调动官职。
长洲县:古代中国江苏省的一个县。
沿流:顺着水流。
吴:古国名,这里指吴地。
见碑:看见路边的碑石。
下岸:下船登岸。
徵酤:自取酒。
野庙:野外的小庙。
荒冢:荒废的坟墓。
江禽:江边的鸟儿。
高堂:指家中长辈或尊贵的房屋。
菰蒲:水生植物,古人常用来隐居或寄托情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移任长洲县后的所见所感。"沿流渐入吴"表明诗人随着水流缓缓进入吴地,即今天的江南地区。"见碑时下岸,逢店自徵酤"则展示了诗人对古迹的关注和生活中的寻常事,如购买酒等。

接下来,"野庙连荒冢,江禽似画图"中,“野庙”指的是乡间废弃的庙宇,与“荒冢”(即荒凉的坟墓)相连,形象地描绘出一片荒芜之景。"江禽"指江边的鸟类,而"似画图"则将这一自然景观比作精美的画作,显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

最后,"高堂从别后,应梦宿菰蒲"中,“高堂”可能指的是一座高大的建筑或是高耸的厅堂,而“从别后”意味着与某人的分别。"应梦宿菰蒲"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似乎在梦中也能感受到他们的陪伴。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移任新地后的闲适心情以及对故人的深切思念。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赴长洲县作(其三)

移任长洲县,孤帆冒雨行。

全家随逆旅,一夜泊江城。

身世漂沦极,功名早晚成。

惟当泥尊酒,得丧任浮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赴长洲县作(其一)

移任长洲县,扁舟兴有馀。

篷高时见月,棹稳不妨书。

雨碧芦枝亚,霜红蓼穗疏。

此行纡墨绶,不是为鲈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赴长洲县作(其四)

移任长洲县,穷秋入水乡。

江涵千顷月,船载一篷霜。

竹密藏鱼市,云疏漏雁行。

故园渐迢递,烟浪白茫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丁谓之再奉使闽中

绣衣直指东南夷,入奏风谣受圣知。

持节又从三殿出,演纶还较一年迟。

朝中谬拜推贤表,江畔空吟惜别诗。

郡印喧卑文会少,为君搔首落花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