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仓挽诗

姓名早入文章箓,姿性宜生孝友家。

视世故轻如枣叶,得时名重只皇华。

白杨何处伤心远,紫帽同游饮泪嗟。

向老伊谁同此意,独馀一友在东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挽诗《王仓挽诗》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对逝者王仓生平的回顾与哀悼,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和深厚的情感。诗中以“姓名早入文章箓”开篇,赞颂了王仓自小便展现出的才华与文学天赋,暗示其生前在文坛上的地位与影响力。

“姿性宜生孝友家”一句,点明了王仓性格中的孝顺与友善,强调了他作为家族成员的美德。接下来,“视世故轻如枣叶,得时名重只皇华”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王仓对待世事的态度淡泊,而一旦获得荣誉,却能保持谦逊,不为名利所动,体现了其高洁的品质。

“白杨何处伤心远,紫帽同游饮泪嗟”则通过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白杨树下,紫帽山中,昔日一同游玩的场景如今只能化为泪水与叹息,凸显了时间的无情与离别的痛苦。

最后,“向老伊谁同此意,独馀一友在东嘉”两句,表达了对逝者晚年孤独的感慨以及对仅存好友的珍惜。在生命的尽头,能够有知音相伴,或许是对逝者最大的慰藉。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不仅缅怀了王仓的一生,也寄托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思,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哀悼诗的独特魅力。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江朱长卿挽诗(其一)

精神满腹气英英,早岁宜登要路津。

名是平原门下客,字同先汉蜀中人。

已趋文石班犹浅,虽拥油幢志未伸。

壮士不留强虏在,交游相吊泪沾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九江朱长卿挽诗(其二)

江番相望两年馀,度度书来有壮图。

安已弹筝思海道,武空鸣剑说伊吾。

公閒未久骑鲸去,我远先惭倩雁无。

宿草不知秋几度,衰年何计奠生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九江朱长卿挽诗(其三)

班行一见便欢然,意气相求似夙缘。

得古鼎彝多鉴定,常时樽俎每招延。

郊吟愈和曾成轴,晋帖唐碑不计钱。

见说旧藏今散尽,传家犹幸子能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陈所斋挽诗(其一)

胸涵万卷笔如虹,四海应无两所翁。

身老肯疑询有鬼,眼高不许宪交公。

祇缘命薄非才薄,信是文穷与学穷。

班路重来终一簿,予麾亦不到莆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