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郊行题崇福寺大井

秋暑未退舍,独游亭午时。

篮舆汗翻浆,陡觉回凉飔。

青春十载前,此地尝娱嬉。

只今发种种,蹉跎尚何之。

悬崖多紫花,绕夜垂青枝。

残蝉犹尔噪,新雁乃许迟。

允矣原宪贫,异哉宋玉悲。

酌泉揖老僧,清坐生佳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郊外漫步至崇福寺大井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之美。

首句“秋暑未退舍”,点明季节与环境,虽已入秋,暑气仍未完全消散,为后续情感铺垫。接着“独游亭午时”描述了诗人独自在正午时分游览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独的氛围。

“篮舆汗翻浆,陡觉回凉飔”两句,通过描绘篮舆(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中汗水如浆流淌,以及突然感受到凉风的转变,生动展现了从炎热到清凉的过渡,暗示了诗人情绪的变化。

“青春十载前,此地尝娱嬉”回忆起十年前在此游玩的快乐时光,与当前的境遇形成对比,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感慨。

“只今发种种,蹉跎尚何之”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无奈与反思,暗示着对未来的迷茫与探索。

“悬崖多紫花,绕夜垂青枝”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悬崖上开满紫色花朵,夜晚枝条垂下,充满生机与静谧之美。

“残蝉犹尔噪,新雁乃许迟”以蝉鸣与雁过作为背景,残蝉的哀鸣与新雁的迟缓,象征着生命的终结与新生,蕴含着对时间流转的深刻思考。

“允矣原宪贫,异哉宋玉悲”引用典故,将自己与古代贤士原宪和宋玉进行对比,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自省与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

“酌泉揖老僧,清坐生佳思”最后,诗人选择与老僧交谈,静坐于清泉旁,思绪万千,表达了寻求心灵慰藉与智慧启发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历史的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灵井

灵井复何许,薰风度前林。

一筇为萧散,涉流殊匪深。

山空人迹少,无言见鸣禽。

嵌岩适所会,潺然送清音。

宜我濯尘土,陶写此胸襟。

富贵本天命,得闲且幽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天竺灵隐观鸿渐寺记白香山泉碑

灵隐天竺山,清流漱奇石。

草木郁青葱,岩洞耀丹碧。

有时闲联骑,尽日为散策。

萧条怀古心,髣髴问遗迹。

胜士多去来,流年几今昔。

寺记喜逢陆,泉碑尚馀白。

因知幽绝处,得之乃无斁。

所以千载后,山名转辉赫。

二子有逸韵,烟霞本其癖。

想当落笔时,无地著清适。

嗟我复何人,长歌想英魄。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参寥泉

湖光佛寺古,山色泉水清。

苏仙则已远,名字空含情。

西风动林松,琴瑟有馀声。

我来揖而酌,一饮百虑轻。

朗吟两石碣,脊记眼为明。

当年彼比邱,亦足得此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六一泉

不见六一翁,但见六一泉。

得泉以思翁,昔僧何其贤。

旨哉山中乐,合与苍崖镌。

后来坡仙铭,空以文字传。

山林已禁苑,复与道院连。

兰若纵莫存,此水尤泠然。

岁月诚易与,陵谷终变迁。

薰风拂湖水,晚日明湖烟。

回头叫林逋,醉倒孤山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