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瞻仰虽勤隔壤穹,此诚何自达天中。
幸凭今日皇华使,不假当年帝释宫。
人道苏天真广大,岁逢商旱得流通。
欲知八郡生灵喜,七月兴歌我稼同。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阳枋所作,名为《和苏提举喜雨(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喜雨的欣赏之情,以及这种自然现象给人类带来的福祉。
"瞻仰虽勤隔壤穹,此诚何自达天中。"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景象,人们虽然频繁地仰望天空,但天际似乎被什么遮蔽,无法直接看到天上的变化。而"此诚何自达天中"则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好奇和探究之情,仿佛在询问这股力量是如何触及天际的。
"幸凭今日皇华使,不假当年帝释宫。"
诗人感到幸运的是,这一日的皇家使者(即喜雨)并非像过去帝王时期那般神秘难以捉摸,而是直接降临人間,给人们带来恩泽。
"人道苏天真广大,岁逢商旱得流通。"
这里的"人道苏天"指的是人类对于天气变化的理解和感受,诗人认为这种理解是开阔而深远的。而"岁逢商旱得流通"则说明在干旱之年,这样的雨水如同生命线一般,让万物得以流通,生机勃勃。
"欲知八郡生灵喜,七月兴歌我稼同。"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整个地区(八郡)人民对于这场喜雨的喜悦之情,以及这种喜悦在收成之时(七月)的歌唱中得以共鸣,诗人的心情与田间的谷物一同欢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好的一种崇敬之情,以及这种美好的普惠性。
不详
原名昌朝,字宗骥。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皇上焦劳冠百王,精求肤使惠南方。
驱驰靡惮周原隰,敛散尤高汉寿昌。
属邑近方忧水涝,单车不复待秋凉。
公馀更有惊人句,为解尘怀倥偬装。
愁叹何繇达灏穹,秋成恐堕渺茫中。
五龙偃蹇藏深庙,六佛慈悲会一宫。
帝敕名山诸洞闭,醮开太乙独函通。
应怜赤子车中鲋,为激西江遍处同。
周家重谷业陈王,天亦哀民救此方。
一雨如倾过众望,三登可卜见时昌。
固知福地长无歉,尤喜炎天预借凉。
耆老首为乡曲贺,唾成珠玉巧于装。
江海人推百谷王,可无膏泽惠炎方。
五龙行水苏将槁,万顷秧田喜寖昌。
不用饮冰祛内热,急须沽酒做新凉。
却愁好雨催诗句,愧乏良材取次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