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鳌背

浮云踪迹去留难,谷谤岩嘲勒我还。

毕竟一身无著处,大都百计不如闲。

无多伎俩三休外,是亦风流二老閒。

昨日主人今日客,回头山色若为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与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首句“浮云踪迹去留难”以浮云象征人生的飘忽不定和难以把握,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不可预测性。接着,“谷谤岩嘲勒我还”则表达了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人们往往被迫改变自己的处境或行为,形象地揭示了外界环境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毕竟一身无著处”一句,诗人感叹于个体在世间的最终归宿,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层面,似乎都找不到一个真正的安身之所。“大都百计不如闲”则进一步强调了在忙碌与追求中,偶尔的闲暇时光反而能带来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无多伎俩三休外”可能是指除了基本的生活技能之外,其他复杂技巧在面对生活的实际问题时显得微不足道。“是亦风流二老閒”则可能是对老年人悠闲生活的赞美,认为他们能够从世俗的纷扰中解脱出来,享受生活的简单与自在。

最后,“昨日主人今日客,回头山色若为颜”通过对比昨日与今日的身份变化,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感慨,表达了对生命流转与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山色依旧,但人的身份与心境却已不同,这既是对自然永恒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短暂与变化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许司谏归来图

社稷忧深志未舒,陆浑山下赋闲居。

几年不复朝鸡梦,一旦翻随垄鹤书。

□□朱游徒折槛,宠踰疏□□悬车。

商岩了却和羹事,方信旁求象不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寄伊阳令周文之括户

几年客里厌驰驱,故向伊川好处居。

刚受一廛同许子,谁知四壁过相如。

厥田不称中中赋,此事真堪咄咄书。

疲俗脂膏今已尽,看看鞭算及舟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和子搢秋晚出郭

陶写诗人得句忙,旧游能复忆嵩阳。

山头云霁雨声歇,水面风来花信香。

今日事虽非向日,故乡景自胜他乡。

杖藜忘却寻归路,独立河桥咏晚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述怀(其一)

簪履三千气压齐,寒林那羡一枝栖。

坐中有客鵩将赋,门外何人凤欲题。

沽酒未尝防恶犬,著鞭宁复待荒鸡。

夕阳休凭栏干望,今日长安不在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