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皇甫庶子同游城东

闲游何必多徒侣,相劝时时举一杯。

博望苑中无职役,建春门外足池台。

绿油剪叶蒲新长,红蜡黏枝杏欲开。

白马朱衣两宫相,可怜天气出城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悠闲出游不需要太多同伴,时常相互劝酒已足够。
博望苑里没有繁琐的公务,建春门外到处是池塘亭台。
绿色的蒲叶刚刚抽出新芽,红色的杏花枝头蜡质的苞蕾即将绽放。
骑着白马、身着朱衣的两位宫廷官员,可惜这样的好天气只是出门来游玩。

注释

闲游:悠闲地游玩。
徒侣:同伴。
博望苑:古代皇家园林名。
职役:公事,职责。
建春门外:地名,此处代指京城。
池台:池塘和楼台,泛指园林建筑。
绿油剪叶蒲:新长出的绿色蒲草叶子。
红蜡黏枝杏:形容含苞待放的红杏。
白马朱衣:形容达官贵人。
两宫相:指两位宫廷官员。
可怜:可惜。
天气:好天气。
出城来:出城游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闲适自在的生活图景。首句“闲游何必多徒侣”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旅行的向往,不需要许多随从,只需一二知己即可。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性格,也反映了他对自由和自然状态的追求。

接着,“相劝时时举一杯”则透露出一种惬意的生活态度,朋友间以酒会友,享受着简单而愉悦的时光。这两句构筑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回归自然本真的生活情趣。

“博望苑中无职役,建春门外足池台”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心中的理想环境。博望苑和建春门都是唐代著名的景点,这里被用来形容一个没有束缚、不受官职羁绊的地方,可以自由地享受自然之美。

“绿油剪叶蒲新长,红蜡黏枝杏欲开”则是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写。绿色的水草和初生的蒲苇,以及正要开放的杏花,都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诗人的细致观察。

最后,“白马朱衣两宫相, 可怜天气出城来”中,白马朱衣可能指的是皇帝或达官显贵的仪仗队伍,而“两宫相”则可能暗示着权力斗争和朝政纷争。然而即便是这样繁华与权谋交织的场景,也被描绘得柔和而可爱,尤其是在春天这般美好的时节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以及对闲适生活方式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平静、自由和自然之美的深切情感。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权力场合的某种疏离与超然态度。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与诸公同出城观稼

老尹醉醺醺,来随年少群。

不忧头似雪,但喜稼如云。

岁望千箱积,秋怜五谷分。

何人知帝力,尧舜正为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与诸同年贺座主侍郎新拜太常同宴萧尚书亭子

宠新卿典礼,会盛客徵文。

不失迁莺侣,因成贺燕群。

池台晴间雪,冠盖暮和云。

共仰曾攀处,年深桂尚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与诸客携酒寻去年梅花有感

马上同携今日杯,湖边共觅去春梅。

年年只是人空老,处处何曾花不开。

诗思又牵吟咏发,酒酣闲唤管弦来。

樽前百事皆依旧,点检惟无薛秀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与诸道者同游二室至九龙潭作

喜逢二室游仙子,厌作三川守土臣。

举手摩挲潭上石,开襟斗薮府中尘。

他日终为独往客,今朝未是自由身。

若言尹是嵩山主,三十六峰应笑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