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雪中读杨崙西寄词,走笔次韵作答

肝胆曾相寄。偶然间、河梁挥手,海天无际。

三载飘蓬忧患足,何况风尘失意。

向海外、高楼孤倚。

极目乡国何处是,猛愁来、怕读君此句。

身世感,尚同慰。鬓丝照影增憔悴。

枉穷边、谈兵说剑,纵论兴废。

马上琵琶供涕泪,陶写羁情未已。

任击筑、狂歌粗俚。

歌罢阴阴天又雪,酌蒲桃、暂作消寒计。

鹦醉喝,玉龙起。

形式:

鉴赏

这首《金缕曲》是清末近现代初的潘飞声在雪中读到杨崙西寄来的词后,即兴创作的一首次韵之作。全词情感深沉,意境苍凉,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身世之感的感慨。

词的开篇“肝胆曾相寄”,直接点明了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如同肝与胆般紧密相连。接下来“偶然间、河梁挥手,海天无际”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海天一色,广阔无垠,寓含着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友人的不舍。三载飘蓬的叙述,道出了生活的艰辛与漂泊的无奈,而“何况风尘失意”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失落感。

“向海外、高楼孤倚。极目乡国何处是”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孤独的境地,眺望远方,故乡似乎遥不可及,流露出强烈的思乡之情。接下来的“猛愁来、怕读君此句”则表达了对友人寄语的复杂心情,既是对友情的珍惜,也是对自身处境的忧虑。

“身世感,尚同慰”一句,揭示了作者与友人虽身处不同境遇,但彼此的理解与慰藉,成为心灵的支撑。鬓丝照影增憔悴,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痕迹与内心的疲惫。接下来的“枉穷边、谈兵说剑,纵论兴废”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破灭的感慨,即使谈论国家大事,也无法改变个人命运的悲哀。

“马上琵琶供涕泪,陶写羁情未已”通过引用琵琶哀怨的音乐,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即使借酒浇愁,也无法完全排解。最后“任击筑、狂歌粗俚。歌罢阴阴天又雪,酌蒲桃、暂作消寒计。鹦醉喝,玉龙起”以狂放的举动和自然界的景象,展现了作者试图通过外在的行动来对抗内心的孤独与寒冷,但最终仍需面对现实的严酷。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深情厚谊,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在困境中的坚韧与不屈。

收录诗词(209)

潘飞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卜算子.张在初观察席上分咏,余得蒲草

嫩绿点云根,雨后涵春气。

戏谑金钱作小名,不是寒窗味。

短剑剪微风,砚北闻香细。

待洗寒泉白石盘,供养倪高士。

形式:

添字罗敷媚.用纳兰容若韵

名园夜趁嬉春约,扶步青苔。阿姊催回。

行到悄无人地月华来。

相逢只恨当时错,鸾信羞开。触恼愁怀。

一片落红曾印缕金鞋。

形式:

国香慢.日耳曼女士李士馨花明玉艳,略识华文。与陈骏生典簿邂逅白陵。联骑看花,擘巾题句,拟之洛水江皋,不是过也。后士馨以流离远徙,竟绝声闻。骏生重访旧居,大有朱箔天涯之感。因取士馨往日赠诗,属张小轩茂才译为长篇,自书于册,而委余题首

海样多情。只相思脉脉,相惜惺惺。

天涯绮怀,才诉又堕香盟。

半叠银笺写泪,纵微吟、不是双声。

芳辞试重译,一曲花游,软语分明。

佳人原薄命,叹天寒倚竹,波远飘萍。

敲残鸾镜,绝忆鹦母曾听。

我亦风尘倦客,尽伤心、重过旗亭。

春愁奈何,许如此韶光,付与啼莺。

形式:

忆王孙

珠帘不卷月黄昏。楼上春寒深闭门。

独倚熏炉酒梦温。黯销魂。似有弦声花外闻。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