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宣郡太挽词二首(其二)

安舆遍西北,丹旐历江湖。

存没终无憾,哀荣两得俱。

新封崇马鬣,馀福荐浮图。

家法蘋蘩在,空堂始一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挽词表达了对曾子宣郡太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首句“安舆遍西北,丹旐历江湖”描绘了曾子宣郡太生前足迹遍布广阔天地,死后灵柩沿江河湖海巡行的情景,象征其影响深远,声名远播。接下来的“存没终无憾,哀荣两得俱”则表达了对其一生功业与品德的肯定,无论生前身后,皆无遗憾,且得到了应有的哀荣。

“新封崇马鬣,馀福荐浮图”两句,通过描述为曾子宣郡太修建高大的坟墓,并以佛塔作为其功德的象征,进一步展现了对其后世影响的重视与纪念。最后,“家法蘋蘩在,空堂始一虞”则暗示了曾子宣郡太家族传统与美德的传承,即使在其去世后,家人仍能遵循先辈遗志,保持家族的和谐与繁荣。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不仅颂扬了曾子宣郡太的卓越成就和高尚品德,也强调了家族传统与美德的重要性,体现了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于个人功业、家族荣誉以及道德传承的深刻认识与重视。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王适一百五日太平寺看花二绝(其二)

小槛明窗曾不住,闲花芳草遣谁栽。

但须匹马寻幽胜,携取清樽到处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次韵子瞻留别三首(其二)

野人性似修行僧,长愿幽居近林麓。

南迁无计脱簪组,西归谁为栽松竹。

头上白云即飞盖,耳畔清泉当鸣玉。

洛川犹是冠盖林,更愿高飞逐黄鹄。

形式: 古风

次韵子瞻留别三首(其三)

东西南北无住身,羯末封胡四男子。

彫锼不遣治章句,烂熳先令饱文字。

疏慵嗟我厉之人,生子夜中惟恐似。

传家粗足不愿馀,同驾柴车还我里。

形式: 古风

赠医僧鉴清二绝(其二)

门人久作开堂老,庭桧看成合抱围。

他日浴堂归洗背,回头还解放光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