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彤霞铄石玉晶荧,琢出羲之风字形。
却著寒松苍石下,研烟传写相牛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龙翰的作品,题为《秋崖先生以红石见寄》。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品味出诗人的深厚学养和他对书法艺术的独到理解。
“彤霞铄石玉晶荧”一句,通过对红色云霞、光亮石头和如玉般晶莹的比喻,描绘出了那块红石的美丽与珍贵。这里的“羲之风字形”,则是指远古圣人羲皇时期流传下来的典范字体,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渊博知识,也透露出他对书法源头的尊崇。
接着,“却著寒松苍石下”一句,通过“寒松”和“苍石”,营造出一种清幽、古朴的意境。诗人将红石放在这静谧的自然环境中,让读者感受到书法艺术与大自然之间微妙的对话。
最后,“研烟传写相牛经”一句,则是说诗人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研墨习字,将那股淡定与专注传递至“相牛经”。这里的“相牛”,可能指的是古代贤良相牛,以此喻示书法之美,如同品德高尚的人格魅力。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书法艺术的热爱,而且还反映出他对文化传承和个人修养的追求。
不详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成淳中前后在世。师方岳,咸淳中贡于乡,以荐授编校国史院实录。咸淳四年(1268)十月与鲍云龙、宋复一等三人,自带干粮,费时三天,涉足丹崖,登上了黄山莲花峰峰顶,并写下《黄山纪游》。所著《黄山纪游》,为现存最早游莲花峰的文字。德祐二年(1276)乡校请充教授,寻弃去。家有老梅,因以古梅为号。尝为之赋。龙翰著有《古梅吟叶》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鹃啼惊梦敧春枕,花落迎风打晓窗。
携杖搀先出城去,角声吹月堕寒江。
簇簇人烟两岸分,暂时挂搭此行程。
一筇风月无拘束,又复挑诗到宛城。
竹母初分种屋头,斑斑泪点带诗愁。
他时看取成林玉,遥剪湘江一片愁。
翠滚玻璃万顷秋,长江又挂水晶毬。
水光月色梅边客,今夜会盟江上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