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其二)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翻译

大雁南归,声声鸣叫,使人断肠的鸣声消失在布着丝丝残云的碧空中。窗外飘下了纷纷扬扬的雪花,室内垂直地升起了一缕炉烟。在微微烛光的映照下她头上插戴着明亮的凤钗,凤钗上所装饰的人胜首饰那么轻巧。
一夜凄凄角声把晓色催来,看晓漏已是黎明时分,斗转星横,天将破晓。转眼天光大亮,报春的花儿想是开放了吧。但是时在早春,西风还余威阵阵,花儿仍然受到料峭春寒的威胁,那有心思出来争春!

注释

归鸿:这里指春天北归的大雁。
碧:青绿色。
背窗:身后的窗子。
凤钗:即头钗,古代妇女的首饰。
因其形如凤,故名。
人胜:剪成人形的首饰。
人、胜:皆古人于人日所戴饰物,始于晋唐。
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
此处含有敌兵南逼之意。
晓漏:拂晓时的滴漏。
漏:古代滴水计时的器具。
牛斗:与斗、牛同。
两个星宿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到初冬的寂寥景象。"归鸿声断残云碧"表达了秋末天高云淡,远行的大雁在蓝天中留下的孤独呼唤。"背窗雪落炉烟直"则是室内之景,由于寒冷,人们开始使用火炉取暖,炉烟袅绕而升。

"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显示了夜晚的温馨与华丽,烛光下女性的首饰熠熠生辉,彰显着女性的精致与优雅。"角声催晓漏"则是夜深人静之际,角声响起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

"曙色回牛斗"写的是天边开始泛白,黎明即将到来,而牛郎织女的星座(牵牛、织女)隐现于曦光中。"春意看花难"表达了在严寒之下,即便是想寻觅春日里的温暖与生机,也感到困难。

最后一句"西风留旧寒"则是秋冬交替时节,西风依旧带着残存的寒意,未能完全散去。这句话勾勒出的是季节更迭中人们对春天到来的渴望与期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将深秋末了时分离、寂寥、寒冷与对春意的渴望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季节画卷。

收录诗词(92)

李清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集校注》

  • 籍贯:山东省济南章丘
  • 生卒年: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

相关古诗词

摊破浣溪沙(其二)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形式: 词牌: 山花子

摊破浣溪沙(其一)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大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形式: 词牌: 山花子

新荷叶

薄露初零,长宵共、永昼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

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

形式: 词牌: 新荷叶

满庭芳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