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暄

朝坐见日升,夕坐见日落。

午坐日更多,煖气如火灼。

陋居类田家,不省在城郭。

高树凡数株,黄叶被霜搏。

何曾遮阳乌,更复聚寒雀。

傍不启窗扉,前不垂帐幕。

炙背真可献,此语非善谑。

昌黎却避景,迁坐身屡作。

我幸无此劳,竟日不展脚。

自我有此居,绵裘不重着。

冬日何可爱,可爱更可乐。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负暄》,是明代诗人吴宽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坐在简陋的居所中,感受四季变换的情景,尤其是对冬日的喜爱与赞美。

首句“朝坐见日升,夕坐见日落”,以日常的作息时间起笔,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每日与太阳相伴的生活状态。接着,“午坐日更多,暖气如火灼”一句,通过对比中午和傍晚的阳光强度,突出了冬日阳光的温暖与宝贵。

“陋居类田家,不省在城郭”两句,诗人将自己居住的环境与乡村田园相比较,表达了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随后,“高树凡数株,黄叶被霜搏”描绘了一幅冬日树梢覆盖着霜雪的景象,虽是简陋,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何曾遮阳乌,更复聚寒雀”两句,通过乌鸦与寒雀的活动,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宁静与生机。而“傍不启窗扉,前不垂帐幕”则强调了诗人与外界的隔绝,营造出一种隐逸的氛围。

“炙背真可献,此语非善谑”一句,诗人以幽默的口吻表达了对冬日阳光的珍惜与喜爱,仿佛阳光能为他带来某种特殊的礼物。最后,“昌黎却避景,迁坐身屡作”引用韩愈(昌黎)的例子,反衬出诗人对冬日阳光的享受与依赖。

“我幸无此劳,竟日不展脚”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满足与享受。“自我有此居,绵裘不重着”说明诗人因居住环境的舒适而减少了对厚重衣物的依赖。“冬日何可爱,可爱更可乐”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冬日的喜爱之情,以及这种喜爱背后所蕴含的快乐与满足感。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与热爱,语言质朴而富有诗意,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271)

吴宽(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望峄山

鲁郊空且旷,目力安能穷。

倏见千仞青,横截乎其东。

群山相后先,蹲踞犹儿童。

尼丘亦远避,何曾数龟蒙。

尝读禹贡书,其阳产孤桐。

剪伐成何用,茅茨舜为宫。

谅惟制琴瑟,抟拊归良工。

因之怀古人,仰睇云霄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入孔林

两楹既梦奠,黯矣斯文光。

巍巍鲁城北,冠屦于焉藏。

墓木不可辨,合抱千万章。

知为门弟子,移植来四方。

惟昔治任日,相向哭且伤。

孰知千载下,儒者犹心丧。

愚生复何幸,瞻拜俄其旁。

我去有周末,蔼然觌温良。

如陪游与夏,执贽同升堂。

惓惓东引领,风愿今始偿。

峄山千仞高,泗水百里长。

何必四尺封,天壤俱存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雨后答邵文敬

急雨过荒园,似向城西去。

丰草覆清池,凉风起高树。

中怀适欣欣,入手得佳句。

累日苦炎蒸,翛然在何处。

形式: 古风

重九无菊

佳节喜载临,藉有杯中渌。

如何篱落间,独少数枝菊。

遥遥小南城,异品应满目。

野人不好事,移送何不速。

无酒人但醒,无菊人尤俗。

我与陶渊明,事事相反覆。

俗病惟自知,客醉解留宿。

渊明祗欲眠,往往客遭逐。

黄花有时衰,一赏已自足。

岁宴色青青,墙阴自修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