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颜碑

先主反刘璋,兵意颇不义。

孔明古豪杰,何乃为此事。

刘璋固庸主,谁为死不二。

严子独何贤,谈笑傲砧几。

国亡君已执,嗟子死谁为。

何人刻山石,使我空涕泪。

吁嗟断头将,千古为病悸。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翻译

刘备反抗刘璋,其行动似乎不合道义。
诸葛亮身为古代豪杰,为何会参与这样的事情。
刘璋本就是平庸的君主,谁能为他至死不渝。
严子(严颜)为何如此贤能,谈笑间无视生死在砧板前。
国家已亡,君主被捕,哀叹你死得其所。
是谁在山石上刻下这些,让我徒然涕泣。
哎,那位英勇就义的将领,千百年来仍让人心惊胆战。

注释

刘璋:刘璋。
兵意:行动。
不义:不合道义。
孔明:诸葛亮。
豪杰:英雄。
此事:此事。
固:本来。
庸主:平庸君主。
谁为:为谁。
死不二:至死不渝。
严子:严颜。
贤:贤能。
谈笑傲砧几:谈笑间无视生死。
国亡:国家灭亡。
君已执:君主被捕。
刻山石:刻在山石上。
空涕泪:徒然涕泣。
断头将:英勇就义的将领。
病悸:心惊胆战。

鉴赏

此诗描绘的是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与感慨,特别是对于刘备攻取蜀汉时期的情景。开篇即指出先主(刘备)反叛刘璋,其用兵之意不正,这种行为似乎与孔明(诸葛亮)的豪杰形象不符,令人费解。

接着诗人描述刘璋为一庸碌无能的君主,但即便如此,也有忠诚死守之臣,如严子(严颜),其贤德高尚,谈笑间自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气度。然而,即使是这样的忠良之士,在国破君亡之际,也只能束手无策。

诗人随后转向个人情感的表达,国破君亡,身为臣子者又能如何?这种悲凉的历史局面,让人不禁长叹。最后一句“何人刻山石,使我空涕泪”则是对那些记录历史、留下痕迹的人表示感慨,他们的行为虽已成过往,但仍旧能引起后人的无限哀思与泪水。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理解,也流露出一种历史悲剧对个人情感的影响。诗人通过这种反思,表达了自己对于忠义、英雄、以及时代变迁的复杂情怀。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永安宫

千古陵谷变,故宫安得存。

徘徊问耆老,惟有永安门。

游人杂楚蜀,车马晚喧喧。

不见重楼好,谁知昔日尊。

吁嗟蜀先主,兵败此亡魂。

只应法正死,使公去遭燔。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戏作贾梁道诗,并引

嵇绍似康为有子,郗超叛鉴是无孙。

如今更恨贾梁道,不杀公闾杀子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嘲子由

堆几尽埃简,攻之如蠹虫。

谁知圣人意,不尽书籍中。

曲尽弦犹在,器成机见空。

妙哉斲轮手,堂下笑桓公。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题永叔会老堂

三朝出处共雍容,岁晚交情见二公。

乘兴不辞千里远,放怀还喜一樽同。

嘉谋定国垂青史,盛事传家有素风。

自顾尘缨犹未濯,九霄终日羡冥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