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斜日出门去,残花已过春。
鸟声穿叶远,虎迹渡溪新。
入洞几时路,耕田何代人。
自惭非避俗,不敢问迷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人迹罕至的自然风光图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一种超脱世俗、归隐山林的情怀。开篇“斜日出门去,残花已过春”两句,通过斜阳的出发和残花的凋零,传达了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界的更迭,给人以季节更替、时光荏苒之感。
紧接着,“鸟声穿叶远,虎迹渡溪新”两句,则是对山林中野生动植物景观的描写。鸟鸣穿过树叶传来,让人觉得距离遥远而神秘;虎迹横跨溪流,显示出一种力量与自由,这些都增加了诗中的生机和动感。
“入洞几时路,耕田何代人”两句,引出了时间的深度和历史的厚重。诗人问自己或他人何时进入这洞府,或许是在追寻历史的足迹;而对于耕田的人,是哪个年代的遗留,这里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更蕴含着对历史变迁、人类活动的深刻反思。
最后,“自惭非避俗,不敢问迷津”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自省和谦逊。他并非为了逃避世俗纷争而隐居山林,而是因为自己不够格外,也不敢去询问那些迷失方向的人生智慧。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修养,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不详
祸稔萧墙终不知,生人力屈尽边陲。
赤龙已赴东方暗,黄犬徒怀上蔡悲。
面缺崩城山寂寂,土埋冤骨草离离。
秋风解怨扶苏死,露泣烟愁红树枝。
石屏苔色凉,流水绕祠堂。
巢鹊疑天汉,潭花似镜妆。
神来云雨合,神去蕙兰香。
不复闻双佩,山门空夕阳。
幽独自成愚,柴门日渐芜。
陆机初入洛,孙楚又游吴。
失意怨杨柳,异乡闻鹧鸪。
相思复相望,春草满南湖。
澄潭昔卧龙,章句世为宗。
独步声名在,千岩水石空。
野禽悲灌木,落日吊清风。
后学攀遗址,秋山闻草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