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安次山挽词(其一)》由宋代诗人沈与求所作,通过悲壮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仰。
首句“都门惜别泪沾巾”,描绘了在京城离别时的场景,离别的泪水打湿了衣襟,渲染出离别之痛。接着,“回首孤城草木春”一句,以景物反衬情感,虽然春天的草木生机勃勃,但主人公回望京城,心中却满是孤独与哀伤。
“封豕遥闻食上国,疾风悬料识忠臣”两句,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将逝者比作贪婪的野兽,暗示其遭遇的不公或不幸,同时也暗含了对忠诚之人的赞美与期待,希望他们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得到公正的评价。
“程婴已死终存赵,扬子虽生辄美新”则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颂扬。程婴为保赵氏孤儿而牺牲,其忠义之举永载史册;而扬雄虽生,但因新法而受到赞誉,同样体现了忠诚与正义的价值。
最后,“青史高名知不朽,遗荣犹贲土中身”两句,总结全诗主旨,强调了高尚品德与忠诚精神的永恒价值,即使逝去,其名声与精神也将永存于后人心中,如同青史上的光辉印记。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通过对逝者的缅怀与赞颂,表达了对忠诚、牺牲与正义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