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次山挽词(其一)

都门惜别泪沾巾,回首孤城草木春。

封豕遥闻食上国,疾风悬料识忠臣。

程婴已死终存赵,扬子虽生辄美新。

青史高名知不朽,遗荣犹贲土中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安次山挽词(其一)》由宋代诗人沈与求所作,通过悲壮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仰。

首句“都门惜别泪沾巾”,描绘了在京城离别时的场景,离别的泪水打湿了衣襟,渲染出离别之痛。接着,“回首孤城草木春”一句,以景物反衬情感,虽然春天的草木生机勃勃,但主人公回望京城,心中却满是孤独与哀伤。

“封豕遥闻食上国,疾风悬料识忠臣”两句,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将逝者比作贪婪的野兽,暗示其遭遇的不公或不幸,同时也暗含了对忠诚之人的赞美与期待,希望他们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得到公正的评价。

“程婴已死终存赵,扬子虽生辄美新”则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颂扬。程婴为保赵氏孤儿而牺牲,其忠义之举永载史册;而扬雄虽生,但因新法而受到赞誉,同样体现了忠诚与正义的价值。

最后,“青史高名知不朽,遗荣犹贲土中身”两句,总结全诗主旨,强调了高尚品德与忠诚精神的永恒价值,即使逝去,其名声与精神也将永存于后人心中,如同青史上的光辉印记。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通过对逝者的缅怀与赞颂,表达了对忠诚、牺牲与正义的崇高敬意。

收录诗词(316)

沈与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安次山挽词(其二)

晓殿传催玉笋班,东风小立照衰颜。

临分愧我江湖上,伏节悲君矢石间。

往事凄凉千古恨,旧交零落几人还。

殊方更致生刍奠,目断高丘涕泪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刘资政挽词(其一)

国耻忍言城下盟,忽惊河洛失清宁。

心摧宝仗离宸极,血溅辕门落将星。

请死自缘鸣越甲,乞师谁为哭秦庭。

高名会与丘山重,一诵遗箴一涕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刘资政挽词(其二)

志士长悲处死难,唯公勇决一言间。

结缨季路空遗迹,投阁扬雄亦厚颜。

义烈峥嵘昭国史,忠魂寂寞閟家山。

只鸡已负它年约,下客伤心两鬓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挽词二首(其一)

职为蘋蘩谨,门推黻冕华。

茕嫠初鞠幼,寿考竟肥家。

玉暗传经简,金馀赐诰花。

斑衣无复戏,遗恨彻天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