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永叔五代史

大均运元和,万物分一气。

相杂以成文,自然故为贵。

道衰三王末,议出百家沸。

仲尼日月也,薄日为之既。

春秋曰笔削,天地复经纬。

大法初粲然,乱臣以为畏。

微言迨秦汉,变雅从晋魏。

逐末竞锥刀,浇淳玩花卉。

安知作述本,庸识文章意。

中间马与班,二子称彷佛。

犹云崇货力,尚或排刚毅。

才难乃其然,可以长歔欷。

退之不为史,于道其犹未。

胡为体明哲,曾是回怨诽。

国典竟芜杂,唐风亦隐厞。

陵夷九易姓,祸乱森如猬。

儒术骇中绝,斯民迟攸塈。

纷纭混朱紫,清浊谁泾渭。

龙飞真人出,虎变斯文蔚。

天意晚有属,先生拔乎汇。

是非原正始,简古斥辞费。

哀善伤获麟,疾邪记有蜚。

处心必至公,拨乱岂多讳。

何必藏名山,端如避罗罻。

曰余仰炉治,有意自勍剕。

踵门投耒耜,假荫亲蔽芾。

所望窥册府,无宁辱赒饩。

狂者实进取,日中固必熭。

饮河虽非量,满腹尚自慰。

演孔幸受经,居斋窃忘味。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题为《观永叔五代史》,是对欧阳修《新五代史》的评述。诗中探讨了历史撰述的价值与意义,以及历史学家在记录历史时所面临的挑战。

首句“大均运元和,万物分一气”开篇即以宇宙观引入,暗示历史如同自然界的运行,有着内在的秩序与规律。接着,“相杂以成文,自然故为贵”强调历史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但正是这种多样性的交织,构成了历史的丰富性与价值。

“道衰三王末,议出百家沸”描绘了历史变迁中的思想纷争,指出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各种观点与学说开始涌现。接下来,“仲尼日月也,薄日为之既”将孔子比作日月,象征着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与深远影响。

“春秋曰笔削,天地复经纬”引用《春秋》的编纂方法,比喻历史书写如同天地间的规则与秩序,强调历史记录的严谨与公正。随后,“大法初粲然,乱臣以为畏”指出历史记录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乱世中的权臣对此感到畏惧。

“微言迨秦汉,变雅从晋魏”反映了历史记录在不同朝代的演变,从细微之处揭示了历史的连续性和变革。接下来,“逐末竞锥刀,浇淳玩花卉”批判了后世学者过于追求表面的技巧与形式,而忽视了历史的本质与深度。

“安知作述本,庸识文章意”表达了对历史记录真实意图的追问,强调了理解历史文本背后深层含义的重要性。接着,“中间马与班,二子称彷佛”提到司马迁与班固两位历史学家,赞美他们对历史记录的贡献。

“犹云崇货力,尚或排刚毅”批评了后世历史记录中对物质力量的过分推崇,以及对刚毅品质的忽视。接下来,“才难乃其然,可以长歔欷”感叹历史记录者的困难与挑战,表达了对他们工作的敬意。

“退之不为史,于道其犹未”提到韩愈没有撰写历史,认为他可能在某些方面未能完全理解历史之道。接下来,“胡为体明哲,曾是回怨诽”表达了对历史记录者如何平衡智慧与情感的思考。

“国典竟芜杂,唐风亦隐厞”指出历史记录在某些时期变得混乱,唐风的某些特质也逐渐消失。接下来,“陵夷九易姓,祸乱森如猬”描绘了历史上的多次更迭与动荡,比喻为众多的刺猬,形象地展示了历史的复杂与残酷。

“儒术骇中绝,斯民迟攸塈”表达了对儒家思想在历史中的中断与恢复的担忧,以及对普通民众生活状态的关注。接下来,“纷纭混朱紫,清浊谁泾渭”比喻历史记录中的真伪难辨,强调了辨别历史真相的难度。

“龙飞真人出,虎变斯文蔚”预示着新的历史记录者出现,他们的出现使得历史记录焕发出新的光彩。接下来,“天意晚有属,先生拔乎汇”表达了对历史记录者才能与使命的认可,认为他们能够引领历史记录的发展。

“是非原正始,简古斥辞费”强调了历史记录应基于原始资料,反对过度修饰与解释。接下来,“哀善伤获麟,疾邪记有蜚”引用《左传》中的故事,表达了对善恶的评判与历史记录的公正性。

“处心必至公,拨乱岂多讳”强调了历史记录者应秉持公正之心,敢于揭露历史的真相。接下来,“何必藏名山,端如避罗罻”表达了对历史记录者不应隐藏自己的观点,而应勇于表达。

“曰余仰炉冶,有意自勍劂”表明了历史记录者对自己工作的自豪与决心。接下来,“踵门投耒耜,假荫亲蔽芾”描绘了历史记录者深入民间,收集资料的情景。

“所望窥册府,无宁辱赒饩”表达了对历史记录者希望深入研究历史文献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

最后,“狂者实进取,日中固必熭”引用《论语》中的句子,表达了对历史记录者追求真理的决心。接下来,“饮河虽非量,满腹尚自慰”比喻历史记录者即使面对巨大的知识海洋,也能感到满足与安慰。

“演孔幸受经,居斋窃忘味”表达了对历史记录者学习儒家经典、沉浸在学术研究中的喜悦与专注。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记录的反思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记录者崇高精神的敬仰。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寄张拱辰

楚人少眉寿,此翁七十馀。

剕士多轻扬,此翁乃好书。

世医悦肤浅,此翁识古初。

习俗争锥刀,此翁尚玄虚。

数欲见此翁,为其亦起予。

责人必求备,尧舜犹病诸。

渔者公阅休,逸人狂接舆。

有之幸见告,我且从彼居。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竹床

栉栉裁脩竹,荧荧粲寒光。

浮筠凝烟雾,疏节留雪霜。

甘寝百疾解,侧身夏日长。

此时四海波,亦已如探汤。

嗟我智虑短,苟为安一床。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马生自汝南来求入太学不得请诗以归

士贫谋国拙,安得辞泥涂。

马生负长剑,叹曰归来乎。

尺薪等芳桂,斗粟兼明珠。

王门不见容,憔悴如枯鱼。

我无升斗水,慰子朝夕须。

亦有西江涛,疏远不可图。

相劝早旋归,诗书自为娱。

男儿患无术,馀事从卷舒。

时至当奋飞,翩如巢中雏。

微物尚变化,况君七尺躯。

形式: 古风

咏史

主父希世者,画策妙纵横。

指麾一言用,震动诸侯惊。

日暮临远涂,中道方倒行。

不忍藜藿食,意从五鼎烹。

宁知鹿门翁,白首长躬耕。

天下非所保,功名安足营。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