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石桥僧

逢师入山日,道在石桥边。

别后何人见,秋来几处禅。

溪中云隔寺,夜半雪添泉。

生有天台约,知无却出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寻求精神寄托的境界。诗人在遇到师父进入山中时,选择了石桥边作为道途,这本身就蕴含着一种对自然和谐共生的态度。

“别后何人见”一句,透露出一种孤独与淡泊的心境,似乎在探寻心灵的深处,只有秋天的寂静能够伴随。这里的“几处禅”暗示了诗人对禅宗的向往,以及通过禅坐来净化心灵、达到内在平和的追求。

接下来的“溪中云隔寺,夜半雪添泉”,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溪流中的云雾将寺庙笼罩起来,营造出一种隐秘而神圣的氛围。而在夜深人静之时,雪花轻落,泉水因之变得更加清冽,这不仅是对景物的写照,更是在描绘一幅心灵净化的图景。

最后两句“生有天台约,知无却出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中某种精神追求和宿缘的坚守。这里的“天台约”可能指的是某种超越凡尘的精神契约,而“知无却出缘”则是说即便是在这种契约之外,也难以摆脱生而为人的因果纠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超脱和精神寄托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生命宿缘的无奈与接受。

收录诗词(99)

项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晚唐著名诗人。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卒于任所。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字:子迁
  • 籍贯: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

相关古诗词

寄坐夏僧

坐夏日偏长,知师在律堂。

多因束带热,更忆剃头凉。

苔色侵经架,松阴到簟床。

还应鍊诗句,借卧石池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寄流人

毒草不曾枯,长添客健无。

雾开蛮市合,船散海城孤。

象迹频藏齿,龙涎远蔽珠。

家人秦地老,泣对日南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寄富春孙路处士

平生醉与吟,谁是见君心。

上国一归去,沧江闲至今。

钟繁秋寺近,峰阔晚涛深。

疏放长如此,何人长得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晚春花

阴洞日光薄,花开不及时。

当春无半树,经烧足空枝。

疏与香风会,细将泉影移。

此中人到少,开尽几人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