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忠节公秉衡

孽氛未尽夷氛来,翠华西幸重城开。

人言日远长安近,黑风吹倒黄金台。

孽夷两窜金台下,城狐凭城社鼠社。

天昏地坼庙鬼哭,幽燕已碎长平瓦。

何人淅米炊剑头,南邦大帅甘事雠。

保全群慝敦密约,败常不顾江神羞。

夜猎将军负奇节,睚眦北望燕云裂。

满腔热血百沸煎,江海东流助呜咽。

南来乞借勤王师,吞雠未卜神先驰。

男儿当为国难死,坐视安用孤臣为。

岂料南军夙羸瘵,敌锋未试神先败。

晨星夏暑不告惄,惜哉枉为南人卖。

噫吁嘻,生不恋列屋粉黛千黄金,愿得刚气摧群阴。

南山木石用不得,秋风大海悲冤禽。

臣功未就罪当先,皇天后土鉴此心。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挽李忠节公秉衡》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表达了对李忠节公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诗中描绘了国家危难之际,李忠节公英勇抗敌的壮烈场景,以及其最终牺牲的悲壮结局。

首句“孽氛未尽夷氛来”,点明了国家在面对内忧外患时的艰难处境。接着,“翠华西幸重城开”描绘了皇帝西迁避难的情景,暗示了国家局势的动荡不安。“人言日远长安近”,反映了人们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和平的渴望。

“黑风吹倒黄金台”一句,以“黄金台”比喻国家的宝地,通过“黑风”象征敌人的侵扰,形象地展现了国家面临的危机。接下来,“孽夷两窜金台下,城狐凭城社鼠社”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敌人与内部奸佞势力的猖獗,以及国家内部的腐败与混乱。

“天昏地坼庙鬼哭,幽燕已碎长平瓦”则通过自然界的异象,预示着国家即将遭受的巨大灾难。随后,“何人淅米炊剑头,南邦大帅甘事雠”揭示了某些将领的贪生怕死,不顾国家安危的行为。

“保全群慝敦密约,败常不顾江神羞”表达了对这些行为的谴责,强调了忠诚与背叛的区别。接下来,“夜猎将军负奇节,睚眦北望燕云裂”描绘了李忠节公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誓死保卫国家的英勇形象。

“满腔热血百沸煎,江海东流助呜咽”表现了李忠节公的牺牲精神,以及他的英勇事迹对后世的影响。最后,“南来乞借勤王师,吞雠未卜神先驰”表达了对李忠节公未能实现复仇愿望的遗憾,以及对其忠诚与牺牲的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李忠节公英勇事迹的描述,表达了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诗中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颂扬。

收录诗词(1566)

曹家达(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世叔文忠公崇绮

天地正气扶人纲,振载河岳成元黄。

金流火燥不能铄,谁欤见者文天祥。

皇路清夷四隩奠,笔抵日月森光芒。

不幸生为国难死,泰山北斗相低昂。

文忠养此称浩然,大伦系命身家忘。

辟邪距诐法邹峄,攘夷秉笔师春王。

庚子秋边大入寇,宫车暮出殊仓皇。

守官无人念奔问,中兴遗老今颓唐。

手无寸铁志不辱,遂以一死羞封疆。

磅礴丹青照万古,根据道义光旂常。

忝颜乃有长乐老,杀士媚敌真无良。

我欲酬君君弗辞,幡然被发下帝旁。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遣怀

幽意忽不惬,时衰无奈何。

乾坤古尘积,沧海早寒多。

江统徙戎论,文山正气歌。

只今无壮士,谁与挽天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陈少蘅岁暮旋里留别答以赠言一章

君乘天汉槎,仆家江水湄。

天风吹下乘槎客,人间会合各有期。

暮烟萧槭催帆去,独立苍茫更谁语。

今宵祝梦到天涯,迤西百里落君家。

君家堂上双白头,顾我宁非人子俦。

从今交勉承颜色,暂时分手莫相忆。

形式: 古风

女弟章兰修哀辞三首(其一)

天地一何隘,君生胡不辰。

朝设两楹奠,夕与泥土亲。

茫茫大暮中,千载永弗晨。

昔为掌中珠,今为泉下尘。

安能复归来,招具空备陈。

送君出南郭,伫立徒伤神。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