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国

水国烟霞客,春来始定居。

老逢人事懒,贫觉旧交疏。

隙影窥蟾滴,芸香散箧书。

西湖风月好,不到一年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在水乡如梦如幻的景色中,我这个游子春天才开始安顿下来。
年老后对人事感到倦怠,贫困让我觉得旧日的朋友关系也变得疏远了。
月光透过缝隙洒落,像露珠滴在蟾蜍上,书香从打开的书箱中飘出。
西湖的风月美景如此迷人,我已经有一年多没有去过了。

注释

水国:水乡。
烟霞:云雾缭绕,形容景色如仙境。
客:游子。
春来:春天来临。
始定居:刚开始安定下来。
老:年老。
人事:人世间的事。
懒:倦怠。
贫:贫困。
旧交:旧日的朋友。
疏:疏远。
隙影:月光透过缝隙。
窥:偷看。
蟾滴:比喻月光如露珠。
芸香:芸草的香气,古代用于书卷。
散箧书:书箱中的书籍散发出香味。
西湖:杭州西湖。
风月好:风景优美,月色宜人。
不到:未曾。
一年馀:一年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克己所作的《水国》。诗中以“水国烟霞客”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水乡如仙境般的环境中安居的场景,暗示了他的隐逸生活。接下来,“春来始定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选择在春天这个生机盎然的季节安定下来。

“老逢人事懒”表达了诗人因年事已高而对世事逐渐淡漠的态度,反映出他对人情世故的疏离感。“贫觉旧交疏”则揭示了在贫困的生活中,连旧日的朋友关系也显得疏远,流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绪。

“隙影窥蟾滴”运用了月光透过缝隙洒落的意象,营造出静谧而清冷的氛围,暗寓诗人内心的孤寂。“芸香散箧书”则借书香与芸草的气息,展现出诗人虽贫寒但仍有读书之乐,保持着精神世界的富足。

最后两句“西湖风月好,不到一年馀”,诗人提及西湖的美好风光,表达出对未及欣赏的遗憾,也暗示了自己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去西湖游玩,流露出淡淡的惋惜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生活的点滴,展现了他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心境,既有隐逸的闲适,又有孤独和怀旧的情感。

收录诗词(14)

郑克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日次应侍郎仁伯韵

九日风高快客情,穹然天宇气澄明。

白衣酒送人难得,黄菊花开句易成。

对景浑忘披雪鬓,登高喜放遏云声。

古人曾堕龙山帽,为爱金风两腋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阎立本十八学士图

阎公十八学士图,当时妙笔分锱铢。

惜哉名姓不题别,但可以意推形模。

十二匹马一匹驴,五士无马应直庐。

五鞍施狨乃禁从,长孙房杜王魏徒。

一人醉起小史扶,一人欠伸若挽弧。

一人观鹅凭栏立,一人运笔无乃虞。

树下乐工鸣瑟竽,八士环列按四隅。

笑谈散漫若饮彻,盘盂杯勺一物无。

坐中题笔清而癯,似是率更閒论书。

其中一著道士服,又一道士倚枯株。

三人傍树各相语,一人系带行徐徐。

后有一人丰而胡,独吟芭蕉立踟蹰。

一时登瀛客若是,贞观治效真不诬。

书林我曾昔曳裾,三局腕脱几百儒。

雄文大笔亦何有,餐钱但日靡公厨。

邦家治乱一无补,正论出口遭非辜。

时危玉石一焚扫,览画思古为嗟吁。

形式: 古风

湘江秋夕

岳麓长云合,湘江暮霭收。

鸿鸣沙渚夜,叶脱洞庭秋。

霜竹千丛密,风弦一曲愁。

独醒人不见,西岸水悠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睡觉

玉炉香断瑞烟微,小院阴岑夹幕垂。

一枕清风人寂后,半窗明月酒醒时。

漆园蝴蝶难成梦,巫峡行云想有期。

欲曙凄凉精气爽,漏残灯烬画屏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