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动息汗流珠,无风可涤除。
炎威狱下吏,生意鼎中鱼。
席地抔冰水,扃门谢客车。
因思游宦者,曾未忆家居。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夏日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展现了避暑之难和思乡之切。
“动息汗流珠,无风可涤除”两句生动地表达了酷热难耐的情境,汗水如同珍珠一般不断流淌,却找不到丝毫凉风来带走这份炙热。这里的“动息”指的是最轻微的呼吸和身体活动都能引起汗水的流淌,“无风可涤除”则表明这种炎热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连一丝清风也无法使之稍减。
接下来的“炎威狱下吏,生意鼎中鱼”两句,则通过对酷暑与水火并行的比喻,增添了诗中的紧迫感。这里的“炎威狱下吏”形象强烈,比喻官员在监牢般的热浪之中难以为生,而“生意鼎中鱼”则把人在酷暑中的生存状态比作烹煮中的鱼,表达了无法逃脱的窘境。
“席地抔冰水,扃门谢客车”两句描绘了一种避暑的场景。诗人或许躺在用冰块冷却的地席上,即使如此,也要关上门来拒绝外界的骚扰,表明连看客人的心情都无。
最后,“因思游宦者,曾未忆家居”两句则转向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诗人在酷暑中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煎熬,更有精神上的孤独和乡愁,即使是在外服务的官员,也难以忘怀家中的温暖。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极端天气的描绘,传达了人在自然力量面前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内心深处对于归属与安宁生活的向往。
不详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半日断梅雨,两山生火云。
窗明书少蠹,壁润帐多蚊。
无计清时暑,何心解世纷。
追思河朔辈,倚箑对炉熏。
照邻营墓牧之铭,一理融明古亦今。
政为后先同此觉,不将生死动其心。
天教棠棣分春色,地接松楸合昼阴。
自谓老身强健在,时时来和寿藏吟。
甫里相望江尽头,得邻而隐了浮休。
落花流水元无碍,野鹤孤云尽自由。
顺里委心彭泽赋,适时乘兴剡溪舟。
区区世上分蛮触,对客忘言茗一瓯。
气貌老成闻见熟,江湖指作定南针。
得书爱与世人读,选句长教野客吟。
富贵天街纷耳目,清閒地位当山林。
料君阅遍兴亡事,对坐萧然一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