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魁君谋叔告赴召二首(其二)

盛名之下最难居,一节清忠自有馀。

竖铁脊梁须我辈,横金腰带听伊渠。

和戎自古迷当局,善类何时可得舆。

抗论朝廷须正大,莫如乡党费分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在声名显赫中难以长久保持,清廉忠诚的美德更显得珍贵。
我们需要有坚定的道德立场,让他们(指上位者)听从我们的公正主张。
和平共处的历史上常让当权者迷惑,善良之辈何时才能受到推崇。
在朝廷上发表意见要光明正大,但不如在家乡邻里间传播正义更为直接。

注释

盛名之下:非常出名的名声。
一节清忠:清廉忠诚的行为。
竖铁脊梁:比喻坚定的道德立场。
横金腰带:比喻权力或地位。
和戎:指和平共处。
当局:当权者。
善类:善良的人。
抗论:公开反对或辩论。
朝廷:古代中国的中央政府。
正大:光明正大的行为。
乡党:家乡邻里。
费分疏:分散传播,此处指在家乡传播正义。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深切祝愿的诗,通过对比和反思,抒发了诗人对于朋友未来的期望与担忧。首句“盛名之下最难居”表明在声誉显赫的人物背后,其位置是最为艰难的,因为它承载着巨大的期待和挑战。紧接着,“一节清忠自有馀”则透露出诗人对朋友保持本心、坚守正直品格的信任与期许。

“竖铁脊梁须我辈”和“横金腰带听伊渠”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了诗人对于友情深厚而坚不可摧的赞美。这里,“竖铁脊梁”与“横金腰带”都强调了朋友关系的牢固无比。

接下来的“和戎自古迷当局,善类何时可得舆”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友好相处的向往,以及对未来能否得到理解与支持的疑问。这里,“和戎”指的是和亲或和解,而“善类”则是指品行高尚的人。

最后,“抗论朝廷须正大,莫如乡党费分疏”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在仕途上的期望,希望他能在朝廷中保持正直的立场,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这里,“抗论朝廷”强调了在朝堂上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而“莫如乡党费分疏”则是在表达对于朋友能够与同乡、同僚保持良好关系的美好愿景。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传递出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于朋友未来发展道路上的深切祝愿。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送吴魁君谋叔告赴召二首(其一)

三载天庭出一魁,一魁岂是利名媒。

熙宁如叶庸人耳,南渡惟张君子哉。

胪唱若为调众论,囊封正要看人才。

千年青史芬芳远,过眼浮荣付傥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张柔翁必强西上

说诗匡鼎笔如椽,此去云霄稳着鞭。

富贵恰当年五十,扶摇快上路三千。

乃翁积种今归子,是理乘除信有天。

梅友面传衣钵好,题名更向万人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张能父天定赴瑞州教二首(其二)

太学穿杨巧,青春斫桂荣。

心灯传老宿,文印授诸生。

德履华嵩重,襟期玉雪清。

君王他日问,张姓复其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送张能父天定赴瑞州教二首(其一)

孟子称三乐,广文兼有之。

寿椿齐百岁,常棣秀连枝。

初筮筠江郡,尊为芹泮师。

英才需教育,远业立镃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