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湘水

昔读此离骚,今朝渡湘水。

荒草满秋原,何处寻芳芷。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翻译

过去曾读过这首离骚诗,今天我渡过了湘江水。
荒芜的草地覆盖了秋天的原野,哪里还能找到那幽香的白芷呢?

注释

昔:从前。
读:阅读。
离骚:古代诗人屈原的代表作《离骚》。
今朝:今天早晨。
湘水:长江南岸的重要河流,这里指湘江。
荒草:长满野草的土地。
秋原:秋天的原野。
寻:寻找。
芳芷:香草,古人常用以象征高洁品格,如白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嵲的作品,名为《渡湘水》。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怀旧情绪和对自然美景的赞赏。

"昔读此离骚,今朝渡湘水"两句,表明诗人曾经阅读过古代文学巨著《离骚》,今天则亲自渡过了湘江。这里不仅是时间上的对比,更是精神世界的交汇。《离骚》中充满了屈原的忧国忧民之情,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于古代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个人经历的连接。

"荒草满秋原,何处寻芳芷"则描绘了一幅萧瑟秋景图。荒凉的草原在秋风中摇曳,诗人却是在寻找那些尚存的美好与希望。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更隐喻着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既有对古典文学的致敬,也有对现实世界的深刻观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自己对于过往记忆与现实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精神态度。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渡溪水

清溪寒不流,空明涵万象。

连山倒景来,顾盼迷俯仰。

云浮潭底深,鸟度镜中往。

悠悠寒藻疏,一一游鱼上。

危桥飐长硔,行客情屡怆。

溪傍万竿竹,矗矗倚崖嶂。

苍根带古色,落叶堕深广。

阴森暗藩篱,萧摵扫空旷。

无人结茅茨,有客契心赏。

物外识远情,天边知旅况。

野店犹远烟,仆夫力难强。

何以纾我怀,浩歌聊自放。

形式: 古风

游下岩寺先是刘宝学约于此相聚既而先进舟遂失胜业

时危适远县,卧疴蔽疏篷。

浮舟难计程,一听水与风。

今日出江口,划见天边峰。

维舟邀胜士,杖策凌穹崇。

绝壁迤崩豗,可验秋涛雄。

镌崖佛像古,凭虚楼殿工。

沄沄窗外江,落落阶前松。

涧响雨滂濞,云生树玲珑。

揽胜欣远游,抚身悲转蓬。

忧乐未相偿,林霏生晚容。

却纵中流棹,回望青莲宫。

秋晚山萧寂,云散烟空濛。

舟行转沙尾,微闻林外钟。

惜哉李膺船,去若孤征鸿。

晨暮一相失,云峤何年同。

若纵金门步,永遗尘外踪。

形式: 古风

游灵岩寺

吴王避暑地,西施采香路。

陵谷偶未移,山川尚如故。

遗宫俱泯灭,轮奂乃僧户。

梵放想遗转,考槃疑簨簴。

繁华随化迁,歘若高鸟度。

忧勤及豫怠,兴隆与倾仆。

何异貉一丘,同归易晞露。

平湖际远海,环山莽回互。

涧草足芳菲,山泉多沮洳。

昔人经行处,赏会今已屡。

来者复为谁,将亦遵往步。

新故更递代,一往复何故。

日暮钟磬閒,聊将澹吾虑。

形式: 古风

游独孤城下作

利成山百丈,直下独孤城。

事往岁月积,长江依旧清。

昔人经过地,我辈复此行。

但见竹树稠,石崖如削成。

乔木晚未凋,青青发馀荣。

天寒远峰澹,日晏长川明。

时危怀古意,岁暮羁旅情。

一室寄绝岸,全家托柴荆。

晨炊饭脱粟,似此田涧氓。

群盗正猖獗,深居且偷生。

反念故园日,默默何由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