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王致处士

处士生涯水一瓢,行年七十更萧条。

老妻稻下分遗秉,弱子松间拾堕樵。

岂有声名高后世,遂无饘粥永今朝。

穷魂散漫知何处,甬水东西不可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处士的艰难生活和他对声名利禄的淡然态度。处士,古时指的是未能进身官府的读书人,他们往往生活贫困,但仍抱有一颗追求知识与文化的心。

诗中“生涯水一瓢”写出了处士日常生活中的艰辛,他只能用一个小瓢来挑水,反映出他的生活条件之简陋。而“行年七十更萧条”则表明他已经步入老年,但生活却更加困苦,不见繁华。

“老妻稻下分遗秉,弱子松间拾堕樵”这两句展示了家庭的团结与相互扶持。尽管生活艰难,但家人之间仍然相依为命,共同面对困境。

诗人的态度在“岂有声名高后世,遂无饘粥永今朝”中得到了体现。他并不追求能够流传后世的名声,更关注眼前的生计和家人的温饱。这里的“遂无饘粥永今朝”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重视,不因虚名而忽略了当下的吃穿问题。

最后,“穷魂散漫知何处,甬水东西不可招”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精神状态的一种写照。他的心灵在贫困中飘零,但又无法通过任何手段来召唤那看似遥不可及的繁华富贵。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以及他对于物质困境的坦然接受。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晚兴和冲卿学士

剡剡风生晚,娟娟月上初。

白沙眠騄骥,清浪浴鲟鱼。

竟欲从君饮,犹便读我书。

斜阳不到处,墙角树扶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晨兴望南山

晨兴望南山,不见南山根。

草树露颠顶,樛枝空复繁。

铜瓶取井水,已至尚馀温。

天风一吹拂,的皪成玙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梦张剑州

万里怜君蜀道归,相逢似喜语还悲。

江淮别业依前处,日月新阡卜几时。

自说曲阿犹未稳,即寻湓水去犹疑。

茫然却是陈桥梦,昨日春风马上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欲归

水漾青天暖,沙吹白日阴。

塞垣春错莫,行路老侵寻。

绿稍还幽草,红应动故林。

留连一杯酒,满眼欲归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