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寺寒泉

灵源沁寒泉,乃在翠微顶。

中有修鳞蟠,白日烟雨暝。

山僧习止观,水客照孤影。

予亦洗心人,坐来白云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称的《龙寺寒泉》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山中景象。首句“灵源沁寒泉”点出了诗的主题,暗示了泉水的清凉与神圣。接着,“乃在翠微顶”进一步强调了泉眼所在的位置——山顶的青翠之中,显得高洁而隐秘。

“中有修鳞蟠”运用了比喻,将泉水中的波纹比作盘旋的长龙,增添了神秘感。而“白日烟雨暝”则通过描绘烟雨迷蒙的白天,烘托出泉水周围环境的朦胧美,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

“山僧习止观,水客照孤影”两句,通过山中修行的僧人和独自欣赏泉景的游人,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最后,“予亦洗心人,坐来白云冷”表达了诗人自己也如同僧人般洗涤心灵,感受到坐于泉边时那份来自自然的清冷与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龙寺寒泉的景色,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超脱尘世、净化心灵的向往。

收录诗词(484)

王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晚宿双峰驿楼与故人陈哲言别

山暝烟已敛,林凉月初生。

扁舟泊江汜,候吏欣相迎。

登楼引孤兴,开筵坐空明。

杯分敛溪绿,帘捲双峰青。

几席湛碧流,兰气浮冠缨。

泠泠露丛鹊,中夜四五惊。

偶因念物性,终焉感吾情。

十载怀一枝,三匝栖未宁。

兹晨胡为哉,又逐孤云征。

良宵一邂逅,明发增屏营。

萧萧众籁寒,万壑同时鸣。

缄辞别知己,解缆摇行旌。

形式: 古风

送张谦(其三)

醉呼秦淮酒,临岐歌慨慷。

吴姬《小垂手》,一曲春风长。

扁舟不停桡,去路但茫茫。

青山入楚甸,白云思越乡。

岂无壮士怀,击节心飞扬。

凭将绕朝策,一赠囊中装。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张谦(其四)

海鹤青云姿,岂解司晨鸣。

时来暂敛翮,终当游太清。

奔鹑复何知,开口笑沉冥。

饥来不饮啄,再唳长风生。

请看昂藏躯,宁与鸡鹜争。

维应瑶台凤,可与蜚英声。

形式: 古风

送僧归越中

锡挑龙河云,衣带越溪雨。

说法方西来,随缘复东去。

松枝偃故房,柏子落庭树。

从此上方遥,人间但凝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