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野处

数亩家园枕碧波,树桑疏处补花窠。

檐低不碍儒冠入,桥矮才通钓艇过。

云笛旋裁门外竹,雨衣新织槛前莎。

有时牛背看书罢,一曲春风宁戚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宋朝许棐的《题野处》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田园风光与农人生活的和谐共融。

首联“数亩家园枕碧波,树桑疏处补花窠。”开篇即以“数亩”点明了家园的规模,虽不大却也自成一景,紧邻碧波,生机盎然。接着,“树桑疏处补花窠”则进一步描绘了家园内的自然景观,桑树与花朵相映成趣,疏密有致,充满了田园的温馨与生机。

颔联“檐低不碍儒冠入,桥矮才通钓艇过。”转而描写家园的建筑与日常活动。低矮的屋檐并未妨碍读书人的身影进入,可见主人对知识的尊重与推崇;而狭窄的小桥仅能容下钓鱼小船通过,则体现了乡村生活的简朴与宁静。

颈联“云笛旋裁门外竹,雨衣新织槛前莎。”则将视线转向家园之外,门外的竹子被用来制作云笛,雨衣则由门前的莎草编织而成,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实用与智慧,也透露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尾联“有时牛背看书罢,一曲春风宁戚歌。”最后以一个生动的画面收尾:偶尔,农人在劳作之余,于牛背上休息,阅读书籍,享受片刻的宁静时光。而春风中传来的一曲《宁戚歌》,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悠扬与诗意,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家园、自然、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宋朝乡村生活的恬静与美好,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深深喜爱与向往。

收录诗词(209)

许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枕父。海盐人(今属浙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宝庆初前后在世。嘉熙中(公元1239年左右)隐于秦溪,筑小庄于溪北,植梅于屋之四檐,号曰梅屋。四壁储书数千卷,中悬白居易、苏轼二像事之

  • 号:梅屋
  • 生卒年:?~1249

相关古诗词

孙祺卿新居

几年铢累束脩钱,才向湖边置一廛。

种竹庭深难得月,养鱼池小易为泉。

山呈好画当书案,柳撒轻丝罩钓船。

酒力半酣诗思倦,矮床相对白鸥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招高菊涧

归买秦溪屋一间,才如都下僦楼宽。

门前养草如花赏,壁上黏碑当画看。

自改旧诗多未稳,独斟新酒不成欢。

髯仙只在渊明宅,泥泞相邀寸步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李明府雪中小阅

令君蒙雪教千兵,一点妖氛不敢生。

和气旋回弓力软,寒光微映剑花明。

民居似倚银城壮,海道如铺玉簟平。

入蔡归来方夜半,画堂歌管未收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西真图

翠水池边宴早秋,云谣声里月西流。

醉归不信乘鸾稳,却擘莲花作采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