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归买秦溪屋一间,才如都下僦楼宽。
门前养草如花赏,壁上黏碑当画看。
自改旧诗多未稳,独斟新酒不成欢。
髯仙只在渊明宅,泥泞相邀寸步难。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志士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人想象自己在秦溪购买一所小屋,生活虽简朴却充满诗意。门前的草地如同花朵般美丽,墙壁上的碑文仿佛是精美的画卷,这样的生活环境让人心旷神怡。
然而,诗人的内心世界并非完全满足于这种宁静的生活。他自评过去的作品还有待完善,独自饮酒时也感不到真正的快乐。这反映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和对完美境界的渴望。同时,诗中提到的“髯仙”和“渊明宅”,可能暗喻着诗人对古代高士陶渊明的景仰,以及对那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达了诗人既享受隐居之乐,又渴望艺术成就的复杂心情。在泥泞中邀请朋友来访的困难,更增加了对隐逸生活的深沉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微妙平衡的探索。
不详
一字枕父。海盐人(今属浙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宝庆初前后在世。嘉熙中(公元1239年左右)隐于秦溪,筑小庄于溪北,植梅于屋之四檐,号曰梅屋。四壁储书数千卷,中悬白居易、苏轼二像事之
令君蒙雪教千兵,一点妖氛不敢生。
和气旋回弓力软,寒光微映剑花明。
民居似倚银城壮,海道如铺玉簟平。
入蔡归来方夜半,画堂歌管未收声。
翠水池边宴早秋,云谣声里月西流。
醉归不信乘鸾稳,却擘莲花作采舟。
十度来敲九不应,隔篱空见竹青青。
不知池里黄金鲫,听讲楞伽几卷经。
伶俐不如痴,从来我亦知。
才吟诗好日,便是命穷时。
鼠笑瓶无粟,蜗嫌壁有碑。
五行修得否,髭鬓已丝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