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其一)

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

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

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

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

雨来沾席上,风急打船头。

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

缆侵堤柳系,幔宛浪花浮。

归路翻萧飒,陂塘五月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落日映红了西天,携妓的公子陂塘放船。啊,风柔柔轻吹水面,浪细细皱起潋滟。
夹岸的绿竹茂密幽深,游士们在此设筵。擎露的荷花多么鲜艳,看着它暑解凉添。
诸公子今日格外殷勤,将冰块化作冷饮;佳人们乘兴要歌唱,唱前忙着梳妆打扮。
天不作美,风景大煞,头上的黑云突现,陪客的我急把天看,灵机一动耸起诗肩。
飘星的雨点沾湿席上,顷刻间骤雨淋头,卷雨的狂风扑打船只,仿佛要掀翻锦舟。
船上善歌的越女啊,红裙儿淋得湿漉漉;能歌的燕姬眉黛含愁,急风里难试莺喉。
冒雨摇橹靠堤岸,柳系缆绳,栓牢荡舟,船上的布幔失落水面,漫卷着浪花浮沤。
归路上人们心绪低落,怨暴雨添了冷寞。骤雨驱散了炎热,闷人的五月凉似初秋。

注释

放船:开船,行船。
公子:称富贵人家的子弟。
调冰水:用冰调制冷饮之水。
佳人:美女。
雪藕丝:把藕的白丝除掉。
片云:极少的云。
南朝梁简文帝《浮云诗》:“可怜片云生,暂重复还轻。

沾:打湿。
急:一作“恶”。
越女:越地的美女,代指歌妓。
燕姬:燕地的美女,代指歌妓。
翠黛:眉的别称。
古代女子用螺黛(一种青黑色矿物颜料)画眉,故名。
缆:系船的绳子。
宛:一作“卷”。
翻:却。
萧飒:(秋风)萧瑟。
陂塘:池塘。
此指丈八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纳凉图。开篇“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两句,写出了傍晚时分,太阳西沉,水面上泛起细微的波纹,船行得并不急促,给人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

接着“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两句,则描绘出诗人在一片竹林之中,竹影婆娑,水边荷花清香,这是一个理想的避暑胜地。这里不仅留住了行人的脚步,更留住了他们享受这份凉意的时间。

“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两句,是对陪伴之人的描写。“公子”指的是有身份的地主或官宦,而“调冰水”则是他们在炎热夏日里享用的清凉饮料;“佳人”则是美丽的女子,“雪藕丝”形容她们手中的丝绸织品洁白如雪,这里的对比强化了夏季纳凉时光的美好。

最后“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两句,则转换了场景。天空中出现了一抹乌云,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而这变化莫测的自然景象,也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风光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即将到来变幻气候的敏锐捕捉,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纳凉图,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与对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其二)

雨来沾席上,风急打船头。

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

缆侵堤柳系,幔宛浪花浮。

归路翻萧飒,陂塘五月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湖阔兼云雾,楼孤属晚晴。

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

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

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骊山

骊山绝望幸,花萼罢登临。

地下无朝烛,人间有赐金。

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

万岁蓬莱日,长悬旧羽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高楠

楠树色冥冥,江边一盖青。

近根开药圃,接叶制茅亭。

落景阴犹合,微风韵可听。

寻常绝醉困,卧此片时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